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

作 者:
孙峰 

作者简介:
孙峰(1962 —),女,陕西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原文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选择社会文化的功能。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就是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其思想体现在: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个性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个性化与生活化整合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0)02-0054-05

      20世纪在人类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当人们处在世纪之交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世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一系列观念都发生了更新和变革。因此,我国道德教育只有改革,为自己寻求新的生长点和发展轨迹,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的人才。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教育在适应中选择

      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文化科学知识得以世代相传,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育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的“适应”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作为对存在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维持性适应”;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动态性适应”;作为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修正的“适应”:“改造性适应”;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前瞻性适应”(注: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7,(3).)。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适应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提出道德教育的改革就是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应当承认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一种精神活动,它必然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制约。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精神生活并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条件,它必须现实化,必须与现实社会相适应。《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能使自己再现,也能使自己更新。”“事实上,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每一代。因此,和过去一样,教育体系负有传递传统价值的职责。”(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85.)社会的道德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水平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体系,它必然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88.)“因为教育本身不能改变和纠正社会条件,所以它就必须始终是这种社会条件的消极产物。教育对社会经济体系来说是从属的关系,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就不可能起反作用了,即使它不在整个复杂的结构上起作用,它至少也可以在这个或那个特殊方面起作用。”(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89.)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变革只有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同步进行,才能取得成功。作为社会的道德教育,只有积极地适应社会的伦理及道德存在才能从真正现实的意义上建构出适应现存社会的道德体系。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人的知识智能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要求人的道德素质获得良好发展。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教育的适应性通过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展现出来,没有教育对社会的良好适应,就没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选择社会文化的功能。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变革,多元价值共存将逐渐成为几乎所有社会领域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将逐渐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多元化,人们的自主选择将成为新世纪的中国人在价值生活(包括道德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趋向。面对选择的世界,学校道德教育如果用封闭单一的模式,运用道德强制灌输的手段,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顺从现存社会的道德现状,确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世纪我国社会对于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就是教会人们自己选择道德价值取向,重塑人的伦理精神,重建人类在物质至上时代所失去的精神家园,实现人们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以及超越。可以说在未来世纪中,德性的创造对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十分必要的,德性的创造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选择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并不是不让学生遵从道德行为准则,也并不意味着对于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任意取消,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的、合理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因为人的道德品质从来就不是在一味顺从的前提下产生的,而是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客观现实已经向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教会选择的新要求。自主选择的过程乃是一种主体参与、主体适应、主体创造的过程。我国未来世纪信息化发展与价值多元化发展具有一种相辅相成的特征,在整个社会前行的过程中,比教会学生自己选择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自己选择道德取向。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作出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选择性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应当是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注: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以相应形成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在适应中选择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

      二、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

      在我国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先导,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生活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这一变革的一个明显结果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道德教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的思想得到确立,可以说人的主体性思想的确立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近二十年来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逐渐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需要有现代意识的人。因为现代人不仅需要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现代化,而且要实现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道德教育各具有其时代的意义,当代的道德教育是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越趋失落中,被人们重新发现并显现其价值的,而且当代道德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精神的弘扬为其基本特征的。所谓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同客体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在现时代的确立对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注:魏贤超.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现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命题[ J].教育研究,1996,(3).)主体性道德素质即自主能力、 自觉自律的道德素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世界各国普遍把发展人的主体性放在培养人的中心地位,重视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向。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证明,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那么,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外在的目的,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原则,关键是形成道德思维、道德推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主体性道德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个体的观念和行为,它确认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理智选择的结果,道德的发生、发展与个体智慧发展是平行的,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可以说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表明了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已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了自主、超越的层次,人们逐渐认识到,道德是人们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其次,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表达的是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它在对个体的意义上,将道德理解为人格形成的基石。“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标识这样一个方面,即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注: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3).),在道德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道德学习的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借助外部的力量强制形成的。因此,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充分体现了对个人地位和尊严的承认和尊重。第三,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灌输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明确,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人们发现单纯的灌输是一种强制、封闭、僵化的教育方法,它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以强制手段硬把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同时它也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道德实践中人们认为道德灌输的错误表现在:其一,把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混同起来。灌输者错误地认为,只要受教育者掌握了大量的道德知识就能成为有良知、有道德的人。事实上,受教育者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并不是始终保持一致的。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品德课得优的学生与品德课及格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水平差异并不十分显著,道德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反映人们的道德水平。其二,把受教育者看成是道德教育的容器。它要求受教育者不加思考地去接受社会已成的道德习俗和道德观念,忽视了受教育者在道德上的自主选择性。在我国现阶段,主体性道德教育倡导道德教育方法的转轨,实现道德教育方法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单一转向多样,由外部强制灌输转向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接受,从把学生当成道德教育的听众变为道德教育的主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