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42(2006)01-0048-05 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中国兴起了多种教育思潮,而平民教育思潮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种。中国平民教育运动首先发轫于城市,20年代中期开始向农村转移。 一、平民教育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918年,晏阳初、傅若愚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战场的华工编辑《华工周报》,并教他们识字、写字,这是中国人在海外进行平民教育的开始。五四以后,新文化勃兴,平民教育运动兴起。其中影响最大的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邓中夏于1919年3月组织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1919年10月成立的北高师平民教育社。1920年秋,晏阳初回国后,受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首领余日章的聘请推行平民教育运动。于是,国内外平民教育合流,拉开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序幕。 在中国推行平民教育,首先离不开平民教育工具——平民教育用书。1922年2月,青年协会书局刊行了晏阳初主编的《平民千字课》初版和傅若愚编的《平民教育小丛书》(12种),这些书问世后,各地平民教育的教材甚多。 有了教育的工具,晏阳初等人开始研究“推行的办法”。最初的办法是在少数城市做试验,长沙被选为第一次试验平民教育大运动的城市。1922年2月,晏阳初等人到达长沙,成立“平民教育委员总会”,开展试验。经过4个月教育,参加7月15日第1期毕业考试的学生1200人,其中及格的有967人。1923年1月第2期毕业的有1010人。1923年2月,晏阳初及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夫人朱其慧女士等人到达烟台与青年会同仁合作推动平民教育试验,一切方法大略与长沙相同,但规模比较广大。4个月期满,是年7月中,参加毕业考试中的1600余人中有1147人及格,其中包括372名妇女。1923年春,第2次试验在嘉兴进行,其组织与上两次无异,功课亦相似,惟方法则加以改良,用幻灯来做教授的工具。 1923年春末,朱其慧女士与陶行知先生特往嘉兴参观幻灯教学法,大受感动,深信这是根本普及民众教育的方法。因即于上海沧州旅馆由朱其慧邀请晏阳初、胡适、傅若愚等讨论组织全国推行平民教育的计划。1923年8月21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筹备会议在北京西郊清华学校举行。晏阳初在会上致词,并强调:“我们须知此项事业,不仅是中华民国的教育事业,且系全人类四分之一的平民教育事业。”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组织大纲》。8月26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按《组织大纲》选举董事40人,朱其慧为董事长,陶行知任书记,晏阳初任“总会”总干事,主持一切。总会成立后,平民教育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平教会以《平民千字课》为教材,以开办平民学校,组织平民读书处等形式来推行平民教育。至1924年6月,已经把《平民千字课》推广到20省区,受到这种教育的人已经有40万之多。[1] 608早期平民教育运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工作局限于城市,没有影响到广大的农村。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平民教育运动进入乡村,重心逐渐转移。至30年代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 二、平民教育重心转移过程 第一,平民教育重心转移的起点:保定试验 在平教总会成立时,按照其《组织大纲》规定设立了乡村教育部,这说明晏阳初等人已认识到乡村平民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把它作为平教总会工作的主要对象。但中国乡村范围广大,各地情形不同,要想在全国普及乡村平民教育,必须有具体提倡和推行的计划。晏阳初与乡村教育部主任傅葆琛商讨并制订计划:将全国分为华北、华南等7大区,分期在各区内作两种提倡工作:1.普遍的提倡。2.彻底的或集中的提倡。1924年11月,平教总会在华北直隶保定道20县开始作乡村平民学校第一期的普遍提倡。计划1年内在一千个乡村设立平民学校。经过约半年提倡,平民学校已散布12县境,招生六千余人。[2] 61这一事件具有空前的划时代意义,是几千年来农民教育的创举,也是平民教育重心转移的起点。至1926年冬,从保定各平民学校毕业的学生共计三千余人,曾进入平民学校的共有五万余人。另外,保定工作开始不久,晏阳初、傅葆琛又到临近的宛平县推行“集中的提倡”。1925年3月1日,平教总会创办《农民旬刊》,供乡村平民学校读完《千字课》4册的人阅读。这是中国历史上专门为农民刊行的第一份报纸,很受农民欢迎。 除了平教总会在中国推行乡村教育外,还有许多团体和个人也在用不同方式进行此项工作。如中华教育改进社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积极从事乡村教育工作。该社曾设乡村教育委员会来研究和推进乡村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建立特约乡村学校——燕子矶实验小学、尧化门实验小学、明陵实验小学等,以学校作为社会一切活动的中心,即作为乡民协力改进全乡之教育的、社会的、道德的、物质的、经济的生活之集合所。[1] 98 1926年12月,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二次特约乡村教师研究会中成立了乡村教育同志会,立志为乡村教育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教育改进社所进行的乡村教育,出发点与方式虽不同,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平民教育重心转移的高峰——定县试验 在中国广大的乡村推行平民教育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晏阳初等人决定先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县作为推行平民教育的试验区,再把所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他们首先选取了河北定县作为实验区。1926年夏,平教总会少数同仁来到定县工作,最先着手的是社会调查。办法是通过设平民学校和人民接近,去探查一切,从人民生活里去找问题、找材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926年10月,平教总会开始在定县设立办事处,划附近东亭镇内经济中心的村为第一乡村社会区。傅葆琛、冯锐、刘拓三博士与若干同仁主持办事处工作。他们从此自大都市深入乡村,寻觅实际问题,研究实施的办法,实现了博士下乡和农民为伍的创举。当时,冯锐编成《乡村生活调查大纲》,然后先在翟城村进行实地调查,又再就事实随时修改《调查大纲》,以求适应。再推行及其他60村,进行一年余,各事初具规模。1928年6月,平教总会设立统计调查处,聘请具有学术基础与实地调查经验的李景汉负责主持,工作人员也增加。并按照“以县单位作实验对象”的计划,在定县进行全县实况调查。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社会学方法进行的县级实地社会调查。自1926年开始,平教总会在定县第一乡区推广平民学校,两年间平均每村有平民学校约1.5所,学生36.8人。翟城村又设立育才学校1所,培养本地乡村领袖人才。3月又设妇女育才学校1所。男女平民育才学校先后开办2次,共设26班,学生共计821名,这些人都成为平教总会在定县试验工作的重要助手。至1929年10月,第二乡区成立,范围包括县城及周围十里内的65个村庄,半年后正式成立平民学校51所,男女学生1197人[2] 154。1929年秋,平教总会也全部自北平迁移定县,全力以赴从事“彻底的、集中的、整个的县单位试验”,并且,平教总会以全年经费预算的85%倾注于定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