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大众教育问题

——兼与吕型伟老师商榷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建华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生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9年《教育发展研究》第5期刊出了吕型伟老师的题为《要重视英才教育问题》的文章(以下简称“吕文”)。在文中,吕老师谈了他对中国教育没有培养出顶尖人物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吕老师认为,中国近50年来没有出现出类拔萃的尖端人才的原因是由于错误理解了教育平等、取消了教育竞争、曲解了全面发展、压制了学生个性。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吕文”认为,“一句话,中国之大应办一批英才学校,采取特殊措施,严格挑选,严格培养,严格把关。”并认为,“从对教育平等的误解到办英才学校有一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而且“这一点一旦实施将是对全国人民有利的事,是关系国家前途的大事,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对策。”读罢这篇文章,笔者对吕老师的拳拳爱国爱“教”之心深表钦佩!但认为文中的立论及观点值得商榷。

      的确从建国到今天,50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殿堂”里走出的鲜有“大家”、“高手”。别说像爱因斯坦、牛顿、康德、尼采等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就是超越国内前人诸如钱学森、邓稼先、鲁迅、钱钟书的也少有(甚至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遗憾。当然中国教育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文化的、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制度的原由。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但最好的教育也只能培养一种潜在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在社会实践中竞争、磨练造就的。如果没有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条件,即便教育培养出了潜在的精英也只能是“生不逢时”或“远走他乡”。将英才的出现完全归咎于教育是一种“想当然”心理在作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其实造就人才是全社会的事。

      一、英才教育在中国现阶段有可行性吗

      通过前一部分的剖析,我们不难得出“教育是影响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的结论。在这一结论的指导下试图通过教育培养英才是无可非议的,尤其是在中国几十年没有出“英才”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英才就显得异常尖锐了。但尽管问题很尖锐,现实却很简单,即中国是走“通过英才教育培养英才”之路还是走“通过大众教育培养英才”之路。为了便于论证本文的论点,笔者首先想对“英才教育在中国现阶段的可行性”作一推敲。

      (一)英才教育情结:一个难圆的梦

      英才教育情结是教育应当培养英才的一种潜意识心理,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心里。从国外的“牛津”、“剑桥”,到国内的学堂、书院随处可见精英教育的影子。我们无意抹煞历史,也不可否认精英教育确实培养了一批英才;但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英才教育在今天只能是一个难圆的梦。这是因为:第一,历史上的精英教育是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决定下的产物;那个时代的精英教育可以培养出那个时代所需的英才是一种时代的必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已没有适合英才教育的“土壤”。第二,英才标准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我们选拔英才所凭借的是智商,“选”才唯“智”(吕文中说“采取措施,严格挑选”也许就是从这个角度来“严格挑选”),但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已发现智商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全部因素,尤其是近两年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例如“情商”、“德商”、“心商”等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为英才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这些概念的提出也加大了对英才选拔的难度。因为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的研究只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智力测验方法,而对于对智商有超越性拓展的“情商”、“德商”、“心商”等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还没有可对其进行测量的有效手段。故此若在现阶段进行英才教育,笔者对这种教育培养的是否是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真正的英才表示怀疑。

      (二)英才教育理论研究在中国较薄弱

      中国以前尽管曾有过相当长时期的“英才教育”,但那是“历史的无奈”,在那种经济、政治条件下只能是少数人(不一定都是精英)接受教育,故此在中国很少有人对英才教育的理论进行研究。若如“吕文”所说,我们“都有办全国著名重点中学的经验,各有一套高招,不过是没有公开打出英才教育的旗号罢了”。笔者理解“吕文”的意思就是把办英才教育等同于办重点中学、办尖子班。引伸而言“吕文”不认为办英才教育需要什么特殊的英才教育理论,而只要把智商高的学生集中起来上课就是英才教育,就可以培养英才。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为了说明问题举一个例子。近来,高职教育兴起,许多学校纷纷成立高职学院。但学校以前没有办过高职,缺乏经验,同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理论界对此的研究也很薄弱。于是一些学校就想当然,还是让原来教本科的老师来教高职。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不高“术”也不精。这岂不是教育的一种浪费。同理我们若视英才教育为“想当然”,在没有对英才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论证的前提下,就由普通教育的教师直接“改行”来搞,这恐怕有点“玄”。

      (三)英才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尚处在初级阶段;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尚不发达。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否则一切的想法都只能是美好的想象。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在这一前提下若像“吕文”所说“中国起码要办24所英才学校”,这不仅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也是不现实的。在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中我们必须重视公平与效率问题,在部分地区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的(甚至还没有脱盲)情况下,那种认为“从对教育平等的误解到办英才学校是一种思想转变”是不符合国情的。另外“吕文”还提出对英才教育和普及教育可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只是良好的愿望,单搞普及教育经费都捉襟见肘,哪还有钱“两面出击”。

      (四)英才教育在中国难以结出硕果

      中国历来是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公平感一直是中国人的“不懈”追求。这就是说英才教育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其次中国人对自己的现实态度是:自信与自卑并存。即:中国人适合于“独领风骚”而最怕“并驾齐驱”;“独领风骚”时很自信,而“并驾齐驱”时则必有一方将最终放弃或两败俱伤。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把一大帮高智商者集中到一起未必是好事,将那些高智商者分布到人群中去不但可以保证其“自信”的成长,而且可以对他周围的同学产生良好的榜样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