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景观·隐性课程·审美教育

——对校园物质环境育人功能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光礼 范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湖南 长沙 410081 周光礼(1972—),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原文出处: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从景观学、美学的角度透视校园物质环境,“环境育人”是以校园物质景观为基础,通过隐性课程,由审美教育达成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74 (1999)04—0073—04

      “环境育人,空间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然而,人们对“环境为何能够育人,环境如何育人”缺乏理论上的思考。本文试图从景观学和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以初步解答“环境育人、空间育人”的机制,更好地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功效。

      一、景观与文本

      “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 德国人把它引入地理学中,表示地面上所见到一切景物。后来美国人苏尔在建立他的文化地理学体系时,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强调景观的文化性。苏尔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支配下,在其长期的活动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注: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J].1996年第1期。)这种人所创造的地表文化面貌的总和,就称为文化景观。由此可见,景观是人对地表进行塑造的产物,它是人们对某一地区文化的各种印象和感觉的集合。景观也称文化景观。

      人对大地表面进行塑造,“不仅寻找功能上的效益,也伴随着浓厚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趋向。”景观是人们在大地上展示自身的审美趣味、价值趋向、个性特征而留下的痕迹。今天的景观仍是过去社会文化的积淀,它“恰似一座储藏丰富的档案库,又如一幅色彩错综的拼合板,其间有不同的历史层次,有过去时代可触知的信息。”(注: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编.当代欧美史学评析——中国留美历史学者论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2页。)

      物质景观是指文化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看见并显示在地面上。它是物质文化的“表达式”,能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面貌,审美趣味和价值趋向。美国人德伯里认为,物质景观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建筑、雕塑和服装。作为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功能。

      “文本”(text)则是符号学中的一个概念,引入哲学中,是指人所创造的能表达一定“含意”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既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非语言的文本能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物质景观是一种非语言文本,它具有文本的属性。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就把文化景观列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它与书写的文本和口头的文本一样具有文字的属性。这也不是什么新的创造,我们的古人早就把“行万里路”看做“读万卷书”,把景观与书直接对应起来。

      校园物质景观作为一种文本,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又称校园物质景观为“教育表达式”。既然是一种表达式,那么它的奥秘就需要学生去解读,去体味。学生在对景观进行反复解读与体味中,不断塑造了自身,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现代人的大部分行为方式,就是在校园物质景观这个“模子”里模塑出来的。

      校园物质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是有某种强制力量的,它能使学生领受它的含义,如学术报告厅的严肃庄重,体育场馆的朝气蓬勃。但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偏爱不同的校园物质景观或景观的不同信息,选择或认同与自身相合的景观或信息,导致景观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变异,体现了个体的审美创造能力。相同的景观“说”出不同的“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二、景观解读与隐性课程

      “解读”本是欧美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人们对历史文献的理解。事实上就是翻译,即用一个当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表述,再现历史文献中前人的原意(注: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编.当代欧美史学评析——中国留美历史学者论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9页。)。用在景观解读中,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心理趋向,思考和把握景观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由于解读景观要受已有观念制约,因此解读过程往往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都会打上解读者各自个性的印记。

      校园物质景观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物质景观通过解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就是隐性课程的作用。

      何谓隐性课程?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隐性课程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注:参见勒玉乐.潜在课程简论.课程·教材·教法[J].1993年第6期。)。 在这里,教育环境就是“校园景观”,“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主要指“学生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因此,隐性课程又可定义为:通过校园文化景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

      隐性课程是在学生与景观的交流与对话中实现的。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景观进行交流、对话,也即是说,人无时无刻不在解读景观。学生在解读中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文化信息,获得新的生活经验,产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因此,景观的解读过程,就是隐性课程的实现过程。

      对校园物质景观的解读,其便利之处在于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比如,看几幅景观图,就能对该地的人文风貌略知一二。而且解读景观学生能够领受大量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信息。其复杂之处,则在于其含义模糊,意向隐蔽。校园物质景观中有太多的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意义的博大无边,作为隐性课程才有其巨大的教育功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