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Yuan period past on us a great deal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 field of overseas trade development.It saw a peaceful course which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uropean Middleages overseas trade.Though the Yuan overseas trade didn't go far beyond of the federal economic confines.It really gained much in promoting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ountries.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通过海路对外贸易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它上承唐、宋,下接明、清,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元代的海外贸易与唐、宋相比,确实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海外贸易的范围更加扩大,贸易的规模和形式更加多样化,而且还特别表现在官方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更加制度化和正规化。① 同其他封建王朝对外贸易一样,元代海外贸易的发展也明显存在着二重性的倾向。即一方面它对当时社会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产生过许多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又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将借助大量客观生动史料,对元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作一番初步探索,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元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地位。 一、元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积极作用 “海外贸易是可以利用人类一切进步的特殊经济部门”。②元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对促进中国乃至亚、非各国经济发展,加强中外联系和中外人民传统友谊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有益作用。 首先,舶货的大量进口,丰富了国内商品市场,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需要。 元代开放市舶贸易之初,就本着“损中国无用之赀,易远方难制之物”的精神,③鼓励商人们大量进口海外货物,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大德南海志》在谈到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时也曾指出:“山海为天地宝藏,珍货从中,有中国之所无。风化既通,梯航交集,以此之有,易彼之无,古人贸易之良法。”④ 元代海外贸易的发展,进口舶货数量和品种都倍于前代,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据《大德南海志》卷七“舶货”条开列,元代前期经广州港进口的舶货计有七类七十多种。⑤元代后期,海外贸易全面繁荣,舶货进口量剧增,王元恭《至正四明续志》卷五“市舶物货”条记载,由四明(又名庆元,即今浙江宁波)进口的市舶物货高达二百二十四种。⑥比元前期翻了三番。这二百二十四种舶货中按其价值高低分为粗、细两档。价值较高的细色货物有珊瑚、玛瑙等一百三十四种,价值较低的粗色货物有红豆、牛皮、筋角等九十种。 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种繁多的进口货物中,纯粹奢侈品的数量较前代有明显减少,而用于生产、生活的日用品比例大大增加。如元后期进口货物中,仅布匹一项就有吉贝布、吉贝纱、三幅布罩、香花棋布、毛驼布、鞋布、袜布、丝布、油崖布、焦布、手布、生布等十余种;金属及金属制品有铜青、铜钱、铅、锡、倭金、倭银、丁铁、炉铁、高丽铜器等项。这充分说明海外贸易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不断得到体现。 舶来品输入中国沿海港口以后,通过商贩们的转运,销往全国各地。于是,不但沿海港口,而且内地都市,舶货随处可见。泉州是元代最大的进出口港口,那里“各种货物堆积如山,仅胡椒一项,数量非常可观。但运往亚历山大供应西方世界各地的胡椒,就相形见绌了,恐怕不过它的百分之一”。⑦江南最繁华的都市杭州,是元代最大的舶货聚散地,政府在此设有市舶仓库,专门贮存从各地转运来的舶货。杭州本身也是最大的舶货消费城市,“仅胡椒一项,每日销量竟达四十三担,每担重九十公斤”。⑧也就是,杭州市民每日消费胡椒三千八百七十公斤。数目之大,令人咋舌。元大都(今北京)虽远离东南沿海贸易港口,但由于它是元朝统治中心,达官贵人,三教九流,富商大贾云集于斯,拥有大量的舶货消费者。所以,不论是政府官方,还是民间商贩,都不惜长途,将各国商品转运来此经销。当时的大都,“凡是世界上最为稀奇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里找到,特别是来自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⑨ 海外产品的源源输入,大大地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当时,民间不乏“洗白复生高丽毛丝布”的例子。⑩从海外进口的“倭扇”,由于其“巧艺夺天工”,而深得士大夫们钟爱;至于那些“切金削玉”的“西番刀”,更是为江湖勇士们所乐道。(11)外国进口的药材、各类纺织品及其他手工制品,进入千家万户,受到普遍的欢迎。以皇室为代表的元朝统治阶级则是最大的舶货消费者,海外进口的药物、香料、奇珍异宝,是他们须臾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各阶层人们都喜欢使用舶货,逐渐建立了对进口商品很大程度上的依赖性。所以,一个时期内,舶货进口多寡,不但深系市场荣枯,而且直接关联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如元中期,从至大四年到皇庆二年(1311-1313年)间,元政府曾实行“海禁”,导致“番货、药物销量渐少,民用缺乏”。(12)不得不重新开禁。元代后期,由于政府全面开放私人海外贸易,舶货进口剧增,于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薰陆胡椒腽肭齐、明珠象齿骇鸡犀;世间莫作珍奇看,解使英雄价尽低”(13)的舶货充溢,供过于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