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与发现 唐之汇兑称作飞钱。商人在京都将钱交给进奏院得一凭证,到目的地后向该处有关部门合券取款。飞钱是中国最早的汇票。宋之飞钱也称便换。明清两代之汇兑取票方式曰会票。在一地官肆中付钱取票,到另一地向其联号凭票取钱。会票也是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凭证,但由于发行店号信用好,所以也能在市上辗转流通,会票包括汇票,其中可辗转流通者又和汇票有所不同。 清代汇票,除大清邮政局发行的“汇银执据”外,难以见到其他品种。那种可以辗转流通的会票更鲜为人知。《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代卷》中展示了光绪会票的格式,难能可贵,但遗憾的是,只是一枚“信行”立券空白票。 会票,应该是此地取票、彼地取钱的凭证,在其使用中,作用却又有发展。本文所介绍的两种光绪会票,一为汇兑票,一为可辗转流通的会票,最典型地反映了清代会票的特色。 一、光绪六年汇票(图1) 这是一张手写汇票,由博陵寅记店号发行于庚辰年(光绪六年,1880年)。票名曰凭票汇付票据,并无“汇票”两字。支付店号是顺号丝宝栈,收款店号是椿生宝庄,由申江笺场传送。汇款数额九八规银三百两。开票日期是六月初五,限付日期为六月初九,前后共五天。由于无具体的支付地名,故不清楚其汇兑路程有多远。 票上加盖了九种印章共十二处,是在墨写后加盖的。从上到下,由右而左分别为: 1.抬头章为宝戟图,并有篆文“远
近来”,表示了汇兑的作用。 2.“对”,一个单字,是核对标记。 3.第一个骑缝章,方型,和下面的支付期限日期章相同。章分两圈,外圈是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内圈是天字回龙曲文,中心刻“太康锦绣”篆文。 4.钱名章为圆型,盖于“九八规银”上,分内外两圈,外圈为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内圈为天字回龙曲文,中心刻有“寅记”篆文,是店号属记,并作为骑缝章盖于左上侧。 5.左、右下侧为长圆型骑骑缝章“邵寿昌寅记联票”。店主姓邵,有连锁支店经营业务。 6.庚辰年号印记表示开票日期为庚辰年,上刻舞狮嬉球图。 7.左下方盖有大章为“博陵寅记”,是具名章。内饰天字回龙曲文,外饰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是经济责任的担当印记。 此外还有两个印记:“凭成泰庄收”,“此票寄以成泰别家不准支取”,可以认为这是指定讨保付款的一种方式。 此票一共三联。此为中联,尺寸为11×24厘米。一联作为寅记店存根,另一联寄送顺号丝宝栈作为合券付款依据。 二、光绪廿五年可辗转流通的会票(图2) 万春堂手写凭帖,发行于光绪己亥年(光绪廿五年,1899年)。票名曰“凭帖附与去人”,并无“会票”两字。兑票人任进宝以钱兑票,面额为大钱拾五千文,相当于制钱叁千文,约折合白银三两。福顺德店号对持票人拨款兑钱后由万春堂挂账支付。票上有兑票者要求附言文字“倘有路途移漏作为废纸”,表示有挂失的权利。票上加盖了“自寻讨保”印记,在兑钱时要有店保铺保。票的背面记录了辗转流通情况:十一月初十任树兑,说明已经转手一次。正面兑钱记录为十一月十二日收文兴德保。反映了异地支付并可辗转流通的会票特征。 这是两张手写异地支付凭证,体现了会票的原始属性:即一纸文书,命令第三方付款。 汇兑使用的会票有明确的收兑者,一式三联,会券付款,且指定讨保及兑付期限,不能辗转流通。 可流通会票无明确兑钱人也无限期,只是“附与去人”。持票者自寻讨保便可兑取现钱。联号结算是以票为据,挂帐支付,因此也不需要联票合券。此类会票也不同于钱票。钱票只是发行者和持票人的兑付关系,不写明兑票者,也不需要中保,只计票不认人。其文字规定大都是“凭帖来取”。“来取”就是到本店来取。所以一般为本地流通,兑钱后还可以再度入市。会票是由第三者转手兑钱,其文字规定为“凭帖附与去人”。“附与去人”就是付给持票到异地联号去的人。联号自然不是本店,而是第三方。会票一经兑现就不再入市,并将其上数额圈批。 会票是古代信贷的产物。其中由汇兑而产生并渐渐取得流通工具地位的一种会票,是介于钞票和汇票之间的一种纸币形态,它和钞票、汇票形成中国古代纸币资料中的三驾马车,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研究。 感谢早年纸币收藏家富子炎先生提供了这张光绪汇票,使我们有幸一睹它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