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性质与意义的质疑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海南师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的论点是: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思考与成型是在1985年,二十世纪尚有十五年的文学现象没有被这一概念所涵括,更何这十五年中的沧桑巨变;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论证过程存在一个盲区:对百年文学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横向关联注意不够,非主流文学现象的论述空缺被虚假叙事敷衍;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在理论观念上是保守的,这种曾经成为时尚的话语逐渐向着保守方向蜕变,已经对学界发生深远影响。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字号:

      1985年第5期的《文学评论》刊发了黄子平、陈平原、 钱理群联袂推出的长篇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稍后,三位作者又在《读书》杂志连载关于此论题的对话,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文学史概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当时的学术界不啻是一次革命性的行动。在此之前,关于近百年的中国文学的研究一直是套用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原则划分为近代、现代与当代三个阶段,在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的时代潮流中,人们已经隐约意识到了用革命史的历史观点与话语模式来研究近百年中国文学,总不免牵强附会、隔靴搔痒之感。所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打通所谓近代、现代与当代的界限,为近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眼光、新的原则、新的格局与新的观念,不仅当时就在学界引起强烈的回应,至今其影响仍十分广泛深远,并且成为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时尚话语,这从近年来学界的“百年情结”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纷纷出版就可见一斑。时光匆匆,逝水如斯,二十世纪如今只剩下最后的一年,二十世纪即将由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定格为一个静态的、凝止的历史概念。毫无疑问,当二十世纪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被定格之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将会更加经常地为人们所使用。但正因此,一个问题也就应时而生。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曾经明确的表示,概念的提出“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大,而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这就是说,论者提出这一概念有自己的历史依据,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自己的界定,对这一概念的文学史用途有自己的基本构想。所以,如果仅仅从一种纯粹的时间意义上来使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那是不会出现什么异议的。但是,如果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当做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史概念来使用,或者说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当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那么,在二十世纪即将成为完全凝止的历史的今天,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个十几年前提出、至今仍然影响巨大的文学史概念进行一番检讨,质疑。至少有三种理由促使我们进行这项艰难的思考。第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思考与成型是在1985年,从纯粹时间的角度看,二十世纪还有十五年的文学现象没有被这一概念所涵括,而这十五年恰恰是本世纪中国文学变化最为巨大与深刻的一段时期,忽略它就不可能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有一整体的了解;第二,1985年以后的十余年间,不仅中国文学,而且中国的学术观念与理论思维都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趋势与成果并没有充分体现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思考与构型中,也就是说,这一概念构成的理论资源主要是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学术界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初期阶段的成果;第三,在学术史上,一种富有新创意义的概念提出之后,要么被传统势力所封杀,要么则脱颖而出成为新的时尚话语,而在成为时尚话语被人广为传布之后,这种创新概念本身又开始向着保守的方向蜕变,或者说这个创新概念本身所隐藏的保守性开始逐渐显露出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似乎也没有摆脱这种历史的规律,或许,当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新保守主义”成为一种时髦倾向之后,深入检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显露的保守性质,已经成为世纪末不可回避的学术问题。

      一

      一个文学史概念的提出必须要以一定的文学史现象为基础,这是毋容置疑的。对一个文学史概念的正确与否的最公允也是最基本的评判方式,就是检查它究竟有多大的包容性,能够涵盖多少文学史的事实。笔者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质疑,首先就是从这个基本原则开始的。我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具有理论系统性的概念,它的论证过程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盲区。论者特别突出了从“断裂”中发掘“联系”的思维方式,对百年文学历史的纵向发展作了详尽的论述,但对百年文学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横向关联却注意得很不够,或者说被论者概括进来的文学现象显得单一与狭窄。其表现就在论者论列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的民主派作家与左翼作家,而二十世纪大量的自由主义文人、大众文学、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学等等却没有被论者纳入研究的视野,从而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理论体系的可信性不免令人生疑。

      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历史来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致处在三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与制约之下。一是鼓吹革命、倡言直线进化的文化激进主义,二是主张改良、倡言渐进的文化保守主义,三是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自由主义文化思潮。自由主义者有时可能趋向激进,有时又可能变得保守,但总的说来他们能够保持一种独立自由的心态从事新文化的思考与建设。由于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在激烈而严酷的政治斗争中艰难地向前迈进,社会各种政治势力都毫不隐晦地表明自己对文艺的意识形态要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空前地密切。政治以文学为宣传的利器,而那些信奉革命的激进主义者们也往往借政治为扶梯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但是,政治从来就是只求事功,不问目的,那些欲借政治来推动自己文化理想实现的激进主义者们一旦进入政治的漩流,往往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甚至有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文化理想。所以,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激进主义者中,除了鲁迅、巴金、艾青、路翎等个性意识特别强烈而坚固的作家,能够以其博大的胸怀与坚强的人格力量突破政治漩流的席卷而卓有成就,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留下一笔传世财富,其他许多文化激进主义者要么放弃了文学,要么将文学变成政治观念的图解,而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声名只是以他们在政治上的成功与地位而得到不同层次的肯定。倒是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一大批自由主义作家,由于他们能够超越于党派政治之外,用一种较为平和、宁静、冥想的心态与精神境界来思考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以一种符合艺术规律的方式来从事文学创作。因而,在二十世纪自由主义作家群中,人们也许可以认为其中没有产生鲁迅那样卓立不群的伟大作家,但是,他们作出的集体成就,包括对人性理解的宽广与深刻,对社会实相表现的多样与丰富,对艺术形式与美之探索和实验的成绩与收获,至少是可以同激进主义作家们的成就比肩并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