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问题已成了全球性的焦点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去年召开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曾以“文化与发展”为主题,把文化问题列为未来10年中全球发展的首要问题。这可以说是一种富于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行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焦虑,是当代世界文化面临着危机的一种表征。 文化自主的多样性的失落 人类学家U·汉纳尔茨(Hannerz)最近指出:“世界的体制与其说是创造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同质性的文化,不如说是以一种多样性替代另一种多样性,而新的多样性更多地是构筑在相互关系上,而不是在自主性上。”(引见J·克利福德《文化的危境》)的确,人类学家目前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就是不同的人类生活世界和文化样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平等生存权利。也只有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才能使人类的文化在冲突中保持对话,在动态平衡中保持各自的历史发展和常新的创造能力。可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发达国家看到不发达国家有发展和变迁的需要,其跨国资本主义文化因素必将呈现渗透之势,其文化样式一旦以某种膨胀了的自主性出现,对不发达国家应有的文化自主性就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近年来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大大地刺激了文化共享的程度,另一方面却使得弱势文化处于不利的甚或不平等的交往地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长此以往,以构筑新的文化多样性为内在驱力的世界体制,恐怕只会流于一个未来的神话。 艺术的时间意识的衰退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艺术与人类的生存现实之间一直发生着本质性的关联,而艺术在本性上是以意识性的产品显现于世的,作为过程的时间意识是它的内在要求,艺术品的制作、分析和诠释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在人的意识领域,艺术永远是一种真理性的人生事件。时至20世纪,科学技术以其特有的威力突入了人的一切常规生活圈,以至成了人的生存现实的一个部分,但是,科技的进步意味着劳动过程的缩短,亦即时间性的压缩,这对艺术却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比如,在目前环境下,人们在喧嚣四起的大众文化领域中所见到的更多地是愈演愈烈的高技术复制、朝生暮逝的时尚变化以及即时性的情绪宣泄或心理反应,而长时段的精神性磨练被降格到最低的限度,心灵的玩味和孤独的冥想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地盘,这无异于把艺术的精魂推向了消亡的边缘,而人的生活也被急剧地压缩为技术化、市场化的东西。换句话说,在高科技时代,艺术的时间意识在人的意识领域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人类审美过程性衰退的一种回应,意味着人的生命感受正面临着一场很有可能失去自我提升力量而走向凡庸的精神历险。 人生现实虚拟化的忧虑 如果说文化多样性的失落、艺术的时间意识的衰退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中较为外显的困境的话,那么,人生现实的虚拟化倾向则是一个较为内隐的问题。我们知道,在各种历史时期和文化区域,人总是在现实的人生关系中表达自身的生存欲求和文化创造精神,人类的文化创造在本性上就有着对客观的人生现实的依赖,现实的人生关系是文化发展的本源性力量。正因为如此,人的生活才是一种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然而,在大众文化(尤其是电脑文化)中,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的生存”的趋势,人们面对的是由各种“影像”所构筑的世界,由此而远离了现实的人生关系中的情感交流和生命感受,人生现实逐渐被推向虚拟化的境地。无怪乎有人曾担心,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传媒文化的永无止境的供应,大众文化将不断地诱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电脑和电视上学习预制好的人生神话,而一旦让他们面对真正的人生事件时,他们就再也找不到通向人生现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