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1998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文学理论研讨会引起了文学界普遍的重视和关注。中国作家协会精心编选的《邓小平论文学艺术》一书的出版,为这次“全国文学理论研讨会”作了重要的准备。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就《邓小平论文学艺术》的出版作了讲话,他指出,邓小平文艺理论是我们党领导文学艺术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文艺理论科学体系。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的历史时刻,深入学习邓小平文艺理论,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评论工作的进展,努力运用邓小平理论认识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建设的规律,是繁荣文学创作、推进文艺理论建设,开展文艺批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深入把握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精神实质与理论体系 就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和指导意义,陆贵山、董学文、周政保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陆贵山认为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思想,是对历史上几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文艺观的辩证整合与发展,包含着几层意思:(1)尊重艺术的审美属性和特殊规律,但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2)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但这人生是社会—历史的健全的人生;(3)主张为社会—历史而艺术,但这社会—历史是人生的社会—历史。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受体、载体和创体,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的社会历史活动双向互动,融为一体,共同激进,协调发展。这种文艺理论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对深化文艺研究,对拓宽创作的视野,对提高评论的品位,都具有指导性的学术价值和开创性的实践意义。董学文说,邓小平的文艺理论思想突出地带有认识论方法论的价值。特别是把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作为揭橥文艺社会本性和审美本性相统一的艺术本质与规律的中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与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相联系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创造性阐述。周政保就完整准确地理解与实践邓小平文艺思想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灵魂。这一主导性观念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艺方向,二是文艺创作实践以及实践过程所可能的方式与形态,三是社会效果。他强调只有卓越的创作才可能体现方向,才可能赢得社会的呼应。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晋、阎纲对此发表了看法。秦晋认为新时期文学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不仅仅反映在邓小平对文学问题的论述中,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与核心、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上。阎纲谈了《邓小平论文学艺术》一书出版的意义,他说《邓小平论文学艺术》以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所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基础,比较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艺思想各方面的重要观点及其内在联系,这部书的出版大有助于文学艺术的理论建设。 结合文艺理论研究的现状,学习邓小平文艺思想,许多代表作了有针对性的发言。钱念孙强调我们的文艺理论也需要有时代性的建构、针对性的深入和突破性的发展。雍文华认为,既然文艺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界就应加强对意识形态问题本身的理论研究。针对有人提出的“淡化”意识形态和把意识形态都归入“虚假的意识”,他强调了意识形态和人的主体性生成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艾斐指出:发展文学事业,务须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他就批判、借鉴西方文艺思想、美学思潮以及理论批评对于当代文学创新的评骘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黄力之以《当前文化艺术格局与党的文艺方针》为题,阐述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与“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后者对于前者的具体化展开的意义。另外,张捷的发言,梳理了前苏联文学的演变过程及其教训,颇给人启发。 文艺家自身建设问题,同样引起与会人士的关注。何西来指出,“我们应该重视自身的人格建议”。“灵魂工程师”的要求不仅针对作家、艺术家,也应包括理论批评家;我们负有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责任,因此,首先也有一个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的任务。刘润为、丁国成则分别从哲学与美学、创作论与历代诗论出发,论述了“文艺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诗人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批评 当代文艺评论作为“行动着的美学”,作为连接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桥梁和不断地注入理论建构的新的活力,成为这次研讨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观照角度与多样化的观点,使对于当前批评状况的评价和认识出现了丰富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刘锡诚认为,大量引进的西方哲学、艺术思潮造成了目前存在着的众多先验观念,并拿来生搬硬套创作现象的“先验评论”。他提出文学评论应回到实际的创作本位上来。李星认为对于西方文学的借鉴,不可能剥离了精神、观念、价值层面的内涵而仅仅停留在艺术方法、形式与技巧层面上,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我们需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在精神价值、形式方法统一的基础上予以分析、鉴别和批判的吸收。曾镇南概述了新文学史在理论批评方面的历程、经验和发展成果,针对九十年代文学创作方面呈现的丰富、生动、复杂的局面和理论批评的发展相对缓滞、沉闷、乏力的现象,提出“我们需要明快有力的批评哲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