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希望在于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建国 山东省高校工委副书记 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原文出处:
山东教育科研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用三句话精辟概括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于知识和科学技术,最简单的理解在于,它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知识和智力注入了资本。过去认为白手起家是天方夜谭,但知识经济时代是有白手起家的,象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它通过知识软件,目前年产值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在中国,以信息技术、生命工程为主要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包括改变了生命的形成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传统经济学的概念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学就是靠资本、资金、靠劳力,现在主要是靠知识,经济才能增长。

      中国的发展在于创新

      中国的发展在于创新,中国的希望也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具有深刻的内涵,站在政治和哲学的高度,创新揭示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历史上看,如果列宁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如果毛泽东同志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提出农村包围城市,也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如果邓小平同志没有创新精神,也不能推翻“两个凡是”。所以对于“创新”的含义,我们要从政治上、哲学上深刻领会。

      世界银行国际贷币基金组织1998─1999年度报告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中国家需要知识更甚于需要资本。世界发达国家从学历社会、文凭社会迈向能力社会,这与市场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现又由能力社会开始向创新力社会迈进,这是知识经济发展决定的。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它对“创新”的要求有其不同于工业经济社会的特点,即要求由“一次性创新”转变为“连续性创新”;由“单个创新”转变为“系列创新”;由“个别专家创新”转变为“全员(集体)创新”。21世纪越来越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美国微软公司是连续创新、系列创新、集体创新的典型。微软成功的秘诀:“取决于创新”;微软交战的守则:“淘汰自己的产品”;微软招聘雇员的标准:“能够适应软件技术与行业内差不多每月一次的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创新。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关键是企业要创新。世界上有名气的大公司,都在创新上有很大特点,比如都设有研究和发展中心。IBM公司是世界一流的计算机公司,但IBM的意思是国际商用机械公司。这个公司早期是做农业机械的,“康拜因”就是它发明的。美国在开发西部的时候,它抢先研究汽车和军事工业方面的运载机械。但在50年代,它果断决定发展计算机产业。日本新日铁是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光纤企业。

      创新的基础在教育

      国家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紧密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我国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落后于经济国际竞争力。1996年,我国GDP排世界第7位,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排世界第28位。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连续3年下降,从1994年世界第23位下滑了5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大幅度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势必影响我国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教育是知识创新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发展和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面向21世纪的基本国策。美国克林顿总统要求到本世纪末中小学都能上网,大幅度地提高现在少年儿童的识字能力和运算能力,所有的年青人只要有学习能力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等。德国的一些州政府并未明确提出“科教兴州”计划,但在安排财政支出时,首先安排科技和教育。日本最近提出了几次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计划,每次计划都成为法案,强调创新能力和创造人才的培养,而这些法案都有经费加以保障。这些国际动向反映了未来社会与教育关系变动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表明了走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变革趋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在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势必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放在突出位置,可能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是教育与训练,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对提高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高校是人才库、知识库、信息库,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新技术的辐射源,是知识经济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高校的功能作用要重新审视。古希腊时代的高校是进行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授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只是到了20世纪,大学才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地位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经济时代,高校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高校处于经济社会边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将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进入经济运行的过程,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主导经济社会发展。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如果说知识信息是知识经济的电流,那么高校就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电机,高校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的硅谷,围绕着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大学,分布着3000多家高科技产业和许多研究开发机构。在这个方圆仅几十公里的小小谷地中,1995年的收入高达850亿美元,其中62%的收入是由那些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人创造的。因此,对高校的功能认识要有新的突破,高校作为知识传授系统,要以新的思想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系统,要敢于创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要有新的发现,成为新学科的温床和孵化器;高校作为知识物化系统,要千方百计将新知识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人类积累创造更多的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