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逻辑拭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福建高教研究:海峡高教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学的创新尤其是知识的创新、传播与应用、教与学的群体和个体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的激励和培养,是教育的基本价值要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灵魂,是提高质量的强力手段。1998年春,新任教育部长在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高校教学质量普遍下滑,学风不正。(注:见《每周文摘》1998年第29期。)这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直到1999年3月,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受到委员们的普遍关注”。教育质量不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其深层性原因是什么?一是由于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教育实践主体的价值目标分散,如投入教与学及教学管理的精力分散,或转移到部分非教育价值目标之上;二是在教育认识活动的某些领域,将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相混,以价值替换功能,从而导致某些活动不能着力到教育结构-功能实体运行之中。教育价值目标被转移和教育价值内涵被泛化,可称之为“教育价值泛化”倾向。是这种“倾向”致使教育功能有所削弱,妨碍教育价值目标的充分实现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除此之外,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在20世纪发展中,一段时期过份强调教育与学术的分科、分专业,经连续积累而愈加显现科学与人文分割,造成某种“文化隔离”的狭隘的“唯专业化”倾向,是阻碍教育质量提高的另一项历史性原因。

      针对“教育价值泛化”和“唯专业化”倾向,本文强调运用学校办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的“依法自主”权,依靠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切实地把握教育目标的具体性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性,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实施全面素质培育,从而纠正这两种倾向,保证在进入新世纪后,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充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一、把握教育目标具体性

      教育是在特定时空间依据设定的某种目的而进行人培育人的活动。设定的目的即教育目标,是要具体操作而不是空泛的,是在教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学生学业与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常数(一去不返的无比珍贵的),教与学所面对的却是人类一切文化成果和世界信息的无限性,因此教育和教学的内容必须是选择出来的。教育目标具体性和源于教学时间有限性、世界信息无限性而形成的教学内容选择性,称得上人培育人的教育活动所不可违背的规律。这说明良好的学风和教学质量,是依靠师生以个体的智力劳动为基础,并在其群体的良好组合中坚持不懈地实干而获得的。

      教育目标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所谓“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而教育价值是支配教育功能又以教育功能实现为基础的。虽然价值目标可包容功能目标,价值主体可包容功能主体,但价值目标不能代换功能目标,价值主体不能取代功能主体(功能主体与价值主体重合为一体时也要加以区分)。教育价值具有相对性,可能以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教育功能却离不开教育活动的结构-功能实体系统,这是可具体解析与调控的实体。如果说,对教育价值进行整体系统研究是一种长处,那么,价值泛化的思维方式,把价值与功能相混淆,价值掩盖以至代换功能,则是一种缺陷,妨碍实证性求真思维和对教育功能目标的深入分析与操作,从而妨碍教育价值的实现。为了不断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要提倡在先进的价值观指导下,多深入研究教育结构-功能实体系统中的问题,在操作教育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性和教育内容的选择性这类具有全局而长效特征的事情上做实功,少在制造时令性的新提法、新概念并随之一窝蜂似的作注释上做虚功,从而保证教育价值目标的充分实现。

      教育目标在教育具体实践活动中表现其全面性、操作性和历史性等特征。这个全面性是指面向具体的教育对象(人群及其个体),制定与实施在有限时空内的教育或教学计划之时,所强调的全面性把握或“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整体性调控,因而是现实的和具体的,既作为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更是操作规范与行为事实。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制定或修订教育计划、设置课程和选择教学内容以至安排课外活动的过程,就体现着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具体性与可能发展的程度;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与管理者的时间与精力的实际投入(加上必需的物化劳动的投入)及其单位时间的效率与效果,则决定着教育的发展(即教育质量)所达到的程度或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正因为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或“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在教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所积聚起来的,其过程性便具历史性。这个历史性除实践主体的群体与个体的历时性之外,主要指在教育的历史和其相应的社会历史上,其内涵的继承性和扬弃性及时代的融新性。即全面性的内涵与针对性,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丰富的,是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形式之一。在20世纪50、60年代即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指明教育培养“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实践中以“又红又专”或“红、专、健”的具体性,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群体与个体的操作性起直接指导作用。到90年代,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状况,第九届全国人大的报告则强调“全面素质教育”。前者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与当今“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同义的,一脉相沿的,后者是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延续,又剔除了前者中有过的“左”的成分,增添了新时代所需求的内涵,呈现了教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当今正在为教育面向社会、国内、世界建立全面开放式的运行秩序,使其群体与个人在教育或教学的所有环节上,唤起对人类一切优秀知识成果的交流与吸纳,以及创造与运用的活力,并使高级人才有较强的国际交往的本领。

      如果,在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教育目标与教学实施的某种倾向性或弊端,往往是在对教育目标的具体性和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方面出了毛病(也属于教育思想与原则、政策实施与导向的毛病),这需要对症地去加以解决。教育系统尤其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聚居的高文化场所,讨论教育问题,阐述某种思想或观点之时,若需要针对性提出有关新概念、新术语、新提法或口号,要讲究其科学性和逻辑合理性;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宜倾听所在领域的学术工作者以至语言学、逻辑学专家的各种意见。而有的“新概念”与其属概念之间找不出“种差”,给不出科学的定义,就应当及时弃用。在某些情况下,当忌追逐时髦、祈求业绩或建树功碑之类的心态的干扰,以至造成新的倾向性或片面性、烦琐性,甚至出现舍本求末的举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