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的哲学基础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怀俊 湖北省教委

原文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同时,也是目前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条件,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同时在某些基本不具备或者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方面,通过教育、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某方面的素质水平。

      首先必须客观地承认的是:对人的教育受制于一定的先天因素,没有一定的先天条件或者可能性因素,再好的教师、方法和环境条件都是无济于事的。个人素质与先天性禀赋有密切的关系。适当的温度可以使鸡蛋孵出小鸡,而不能使石头孵出小鸡,就足以说明,环境和条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因此,我们说素质的形成有天赋因素。但这是否意味着人的素质就完全被先天地决定了?素质的形成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通过后天教育是否可塑造出理想的素质?通过对哲学史、心理学史、教育史上关于天赋论及其与之对立观点的论战的考察,在总结历史上各有关理论的经验教训、汲取现代有关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有哲学理论基础,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必须的,而且具有可能性。

      一、天赋论是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巨大障碍

      天赋论是对天赋问题一种有代表性的、影响深远的回答。所谓天赋问题,开始主要表现为真理性知识的来源问题,后来在哲学、心理学中又以知识、能力、成就的因果制约性问题的形式为人们所关注。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的因果制约性问题。

      围绕着天赋问题,早在古希腊,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在批判原子唯物主义的“流射说”、“影像论”的基础上就提出了旗帜鲜明的天赋论、回忆说。苏格拉底在强调把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然转向人的过程中,提出了“天赋观念”论的初步思想,认为人所具有的真理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就像胎儿在母腹中一样。用精神接生术就可使原本在头脑中的真理呈现出来(注: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上卷第95-103页。)。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天赋观念说发展成一整套唯心主义先验论体系。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出发,认为人对“理念”的认识是人的灵魂在进入肉体前在“理念世界”中就已具有了的,只是在降生尘世时暂时忘记了,后来的一切学习和研究都只是把这种记忆重新唤起而已。这就是他著名的“回忆说”。他虽然也说到这种“回忆”须有感觉的刺激才能引起,但他认为感性认识终归是理性认识的严重障碍,必须加以清除,才能不受干扰地回忆起真理的知识(注: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上卷第104-128页。)。近代欧洲大陆理性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笛卡尔则认为“我思故我在”是无可怀疑的哲学第一原理。他把心中的观念分为三类:即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二是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三是心灵自己创造的。其中唯有简单自明的“天赋观念”才是我们进行推理的正确前提和可靠基础,而感官有时是骗人的,由感官经验获得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直觉在心灵中所发现的天赋观念,以及以此为大前提,借助演绎推理所推演出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知识,凭借理性推证而得到关于上帝和物体的本性的知识(注: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上卷第392-406页。)。总之,一切真理性的知识都根源于理性。

      天赋论主张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强调主体自身的作用而否定环境和条件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曾经批判过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如果知识的来源是“天赋的,人有无知识,能得到多少知识,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素质怎样,都被先天地决定了,那么我们的教育和训练就没有任何作用了,素质教育也就不可能了。因此,天赋观念论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巨大障碍。

      二、教育万能论与环境决定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在对天赋问题的探讨中,许多学者注意到:天赋观念论否认或者忽视了后天经验、条件、环境的作用,不能正确解释人的知识、才能是怎样形成的,有明显的片面性,因而基于一定的事实,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经验论、教育万能论、环境决定论就是其典型。他们认为:知识的来源不是天赋的而是由感觉和经验而来的。人之所以是其所是的样子,完全是由后天的教育、环境决定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认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先验论,认为认识的来源是感觉,这种感觉好比外物印在蜡块上的痕迹(蜡块说),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作用于感官所引起的,“离开感觉,没有人能够理解任何东西”,这实际上已提出了“凡是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先在感觉中”这一经验主义原则(注: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上卷第130-164页。)。英国经验派主要代表人物洛克系统地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后倡导“白板说”,力辟天赋原则和天赋观念学说,断言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既没有天赋的思辨原则,也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导源于后天经验的(注: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上卷第368-391页。)。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一切观念都是通过感觉而得来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天然平等的,一切构造得同样好的人都有同等的认识能力。“人生而无知,并非生而愚蠢”。人们之间知识水平的差异以及道德观念的不同,甚至现实的成人个体所显现出的个体和素质总和,完全是在后天发生的,即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造成的。此即他著名的“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为核心的环境决定论(注:同上书下卷第80-93页。)。当然他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尤其是法律,而法律是由理性所决定的,理性又是教育所决定的。因此人的现实的素质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育。这一来,他的环境决定论实质上就是教育决定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