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材料)、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显示、表征。信息化是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信息化水平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 到本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后,人类信息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信息化发展呈现以下特征:第一,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第二,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的首要资源,在“‘知识价值社会’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在物质的价值构成中普遍地占有很大的比重,因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创造成为生产价值的主要内容”(注:〖日〗界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东方出版社.1986.54),产品中的物质含量与信息含量的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在物质财富中的商品的式样、高超的技术、特定的功能及良好的格调等因素,在物品的价格构成中将占很大的比重”。(注:知识价值革命.204)第三,信息的价值成为物质价值构成中独立组成部分。第四,信息传递迅速化,信息更新快,信息价值的寿命越来越短。第五,信息覆盖全球化。 信息化发展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机器智能化,产业知识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信息化,全球一体化。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在本世纪的最后10年里,世界上那些先进的社会都已彻底地‘信息化’了,它们不再仅仅是社会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而且还是信息加工系统”(注:〖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1997.6)。 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信息化,但今天人类的大多数对这一环境还没有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速度阻碍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罗马俱乐部成员E·拉兹洛在《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社会的反应时间必须缩短”、“必须提高社会有机体对其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注:决定命运的选择.150)并且指出:“如果我们要增强人类对正在变化的环境的反应,就必须保证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接受最低限度的教育,都拥有相当自由和无偏见的通讯渠道,都能获得有关的可靠信息”。(注:决定命运的选择.151)教育对于推进人类对其生存的信息环境作出迅速反应起着重要作用,信息教育势在必行。 信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一)信息知识教育 信息知识教育是进行有关信息的本质、特性、信息运动的规律、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原则、信息技术、信息方法等方面基本知识的教育。其中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产生、检测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等技术。信息技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中心,计算机常识教育在信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计算机常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构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知识。信息方法是用信息的观点来分析自然和人们思维中的问题和矛盾,以求解决问题和矛盾最佳方案的方法。现在人们常用的信息方法主要有:信息分析综合法、行为功能模拟法、系统整体优化法。信息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方法,掌握信息方法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处理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是极其有利的。掌握信息方法也是信息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信息方法教育在信息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信息能力教育 在信息社会,每个人每时每刻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具有真假之分,有有序和无序之分,有正负价值之分,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海洋之中,那些“没有控制的和没有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它倒反而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为技术资料所压垮的科学家,抱怨信息的污染,并且指责说做实验所用的时间比找出这项实验是不是已经做过还要少。”(注:〖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1984.32)因此, 吸收判断信息的能力对一个人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劳工部获取必须技能部长委员会1991年6 月向部长提交了一份《要求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的报告,《报告》认为,未来工人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和三个方面的技能和个性品质。五种能力是指:(1 )资源:确定、组织、规划和分配资源;(2 )人际关系:与他人共同工作;(3)信息:获得和使用信息;(4)系统:理解复杂的相互间关系;(5)技术:运用多种技术工作。三部分技能是指:(1):读、写、算等基本技能;(2)思维技能;(3)个性品质。(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8—149.)报告认为,“这些能力的获得必须始于学校,随后在工作中,在进一步培训中加以提高。这些能力的教与学必须成为学校及学生的任务。”(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69.)在这八个方面的要求中,信息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有关资源、系统、技术等方面的能力都与信息能力的发展有关,信息能力是这几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读、写、算的技能和思维技能也与信息能力有关。 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人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个体应在心理结构上建立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信息接受机制,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信息都予以接纳,对纵向的与横向的、正向的与逆向的信息都加以捕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个体应在接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科学理论,对于信息中的真与伪、虚与实、良与莠进行判断、评价和选择。“整个信息社会的重点,于是从供给转为选择。”(注:〖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1984.32)处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受来自各种渠道、各种媒介的信息辐射,这些信息对人的精神产生强烈冲击。如果不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而是对多种信息进行全盘接受,人的心理必然承受不了各种信息的轰击,于是就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第三,个体应具有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个体应从新的需要的角度对原有的信息、知识进行迭加、重组,或将各部分知识和信息在新角度、新层次进一步系统化。这种工作不仅仅有利于个体保持这些信息,而且有利于打破传统的观念,形成新的思想,新的概念。第四,个体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科学向人们揭示,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断从外界取得负熵流,就能走向有序,建立新的有序结构。平衡态的、封闭的系统,由于没有新信息的输入,只能是一团混乱,一潭死水,无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人脑系统,概莫能外。因此,个体应不断地与外界信息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以开放的头脑、灵活的思维,敏锐的捕捉新信息,并据此调整头脑内的信息和认识结构。信息交流是头脑内信息和认知结构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第五,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计算机技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学的重要工具,“在新信息社会,没有电子计算机技能,就象漫游在国会图书馆那样大的藏书地方而束手无策一样,书都是随意乱放着”(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44)。计算机技能是新型劳动者必须具备的技能, 也是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所以,信息教育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