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德育方法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兴洲 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济南 250014

原文出处: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前德育工作的低效、“疲软”现象令人焦虑。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学生道德水准的每况愈下,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大伤脑筋;社会上道德败坏、公德沦丧的现象时有所闻。凡此种种,虽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但疗此顽症的灵丹妙药却如稀世珍宝。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传统德育理论及实践的反思,重新审视德育的目的,以探求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一、对传统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指出:改革开放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我国20年来德育工作失误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我们在搞活经济的同时轻视和忽视德育工作,而且在于我们对德育的认识和实施上的偏差。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德育的出发点存在片面的认识

      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德育过分强调了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统一要求,忽视了个性的差异性。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必然导致很多人对德育产生厌倦情绪。

      2.对德育的功能存在片面的认识

      我们传统的德育思想夸大了德育的政治功能,而对德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及创造性功能等较为轻视、甚至完全忽略。这势必使那些对政治不敏感的人和那些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政治的人,对德育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3.对实施德育的指导思想存在片面的认识

      当前人们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即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就是防止学生出问题,或者是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因此,在具体进行德育工作时,总是偏重于抓防范、抓毛病、抓落后面,德育工作老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片面的德育措施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甚至使人产生逆反心理。

      4.德育过程中形式主义严重

      由于对德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传统的“唯智主义”的影响,致使许多人产生了“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思想,德育工作纯粹是为了应付公事或迫于无奈,这势必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5.对德育的评估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们对德育的质和量还缺乏一种科学的评估方法。虽然很多地方也搞过德育的量化管理,但其中的科学性令人怀疑,况且很多量化管理流于形式,量化标准漏洞较大。这本身也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难题:有些德育工作干得出色的人和单位得不到应有的表彰,而一些靠关系、搞形式的人或单位却受到奖赏等。这也影响到德育的有效进行。

      总之,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少,有人称德育面临着“全方位”的矛盾(注:王晋堂.德育的困境与出路.教育研究.1988,(12).)。要改变这种“四面楚歌”的危机,笔者认为应该首先解决对德育认识上的问题。只有对德育形成一种正确而又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开展德育。因此,重新审视和正确认识德育的出发点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德育的出发点:调动积极性,培养创造性

      探讨德育的出发点,就是要形成对德育的全面而又正确的认识。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两者是统一的。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它一方面要反映一定社会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并且前者也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德育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德育目标、不良倾向等。

      把人确定为德育的出发点,就自然会引出这样一个问题:人都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一定的创造能力,而不是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德育中的“灌输”以及对不良思想和行为的矫正仅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次要方面;德育工作的主要功能应当是发现和最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们能够自主自觉地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尚的思想品德。所以,我们可以把德育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表述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培养人的创造性,最终形成人们高尚的思想品德。鉴于此,我们应该弄清以下问题:

      1.德育应主动进行还是应被动“灌输”

      很多人主张德育应加强灌输,认为只有通过灌输,才能把一定的思想品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传输给学生,因为列宁也曾主张过灌输,所以有些人更是顽守灌输不放,把受教育者置于一种被动地位。笔者认为,灌输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在必要的时候是不可缺少的。正如列宁所说:“工人当时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在这个时候,“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如果不论德育的内容,不顾时代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只一味地强调灌输,那只能使德育工作作茧自缚、萧条不振。因此,德育工作必须是一种主动的教育过程,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我们的德育就从被动转为主动,从仅解决表面问题深入到解决本质问题,使受教育者从思想深处改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例如,对于一些认识上较模糊的道德观念和思想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通过辩论,问题就自然会搞清楚了;而且学生是从思想上、情感上真正理解了,这比单纯由教师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并且能够长期地影响到学生的行为。

      2.德育应主要抓积极因素还是仅抓消极因素

      一讲思想品德教育,许多人就自然联想到抓问题、批毛病或是进行思想改造,这种定势严重阻碍着德育工作质量的提高。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品德的社会化进程,形成有益于人类发展的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决不是发现消极因素越多越好、道德败坏者越多越好。虽然在德育过程上必须对道德败坏者进行改造,必须尽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扰,但我们不应把目光仅停留于此,我们应当尽可能多地发现人才、最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把更多的人培养成先进人物,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尚人才。对此,赫尔巴特也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所以,德育应该追求这种最高目的,而不应仅停留在抓消极因素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