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1999)02-0097-05 1.素质教育的提出一开始就是以“素质”为核心,从分析“素质”的涵义入手,对人的素质作出各种分类,逐类建立起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系;从素质的特征、意义引出素质教育的特征、意义;围绕“素质”展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等等。从“素质”引申出“素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范式。 一般认为,素质教育即指“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注: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5,(12 ))。这样,对素质教育认识的关键就在于“怎样理解和把握‘素质’”,把“素质”一词“搞清楚”了,“素质教育涵义便迎刃而解”(注:李子维.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 1998,(1).)。以前的教育对“素质”缺乏认识, 以致片面关注了人的素质,现在我们认识到“素质”的重要性和人的素质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就可以全面关注人的素质了。人的素质被一一列出,然后进行这些“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于是就在以前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技术素质教育、礼仪素质教育等等。这种趋势大抵是人有多少素质,我们就要进行多少“素质教育”,这些“素质教育”可以理所当然的培养人的素质,这些“素质”组合起来就成了素质教育所期望的全面素质的人。 确实,对“素质”的认识大大拓宽了,但我们对“素质教育”运作的思维模式因袭如旧。我们设计了明确、精细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力求使每一个素质要求都标准、规范,然后在实践中想方设法落实这些“素质标准”,大量的监督、测量、评价、量化,每个学生任何时候都被置于“素质标准”的规范之中,在“素质标准”的严格规范下学生慢慢养成了“标准素质”的人。如果说以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测试只限于学生的某些方面,那么,现在“素质教育”名义下的测试则涉及到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本意乃在于实现教育的转型,转的是教育,转的出发点是素质。这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怎样以素质作为突破口使教育从“应试型”向“素质型”作全面、深入、内在的转型。由于我们的焦点集中在“素质”,我们的教育转型实际上成了“片面素质目标”向“全面素质目标”的转型,人们关于教育的内在基本观念并无实质性的改变,如果说以前的教育是“片面素质”的应试教育,那么今天的“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应试教育的扩充,是“全面素质”的应试教育。这样,素质教育实际上已等同于“对素质的教育”,凡以“素质”或“全面素质”为目标而展开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素质关怀成为素质教育关怀的中心,淡化以致淹没了对素质教育自身的关怀。 2.从“素质”出发来思考教育的所为与应为,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对素质的关怀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我们应该把握素质关怀的限度。 (1)人究竟有多少素质?首先, 在理论上我们或许可以“大概地”把人的素质分成“一二三四”又“1234”,但当我们面对真实的活生生的个体时,我们并不能、也不可能“穷尽”人的素质。无论我们怎样“科学地”分类,都不可能“清清楚楚”、“完完全全”地把人的素质一一列出,真实的人的素质不是一个可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清楚”的纯客观存在。其次,真实个体的某些素质,比如说“健康”、“活力”、“意义”、“对生命的理解”,它们并不属于人的某个方面,而是直接指涉作为整体的人,是个体作为一个人的素质。我们过多地注重分析,没有积极去寻找通向整体的整合之路,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三,确立明确的素质目标体系,以此来引导师生行为,这不无合理之处,但当我们用这些明确的“标准”去“规范”学生时,学生除了接受、服从还能做什么?古希腊人文教育中所强调的“智慧”、“明智”,中国古代强调的“反躬自省”作为人的最重要的德性显然已不复存在,我们到哪里去阐扬素质教育原本要阐扬的人的主体性呢?“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96.)当我们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规范”每一个“特殊的个体”时,素质教育所要阐扬的个体性何在?我们力求使每个学生的素质“标准化”、“规范化”,这本身就是对个性的不尊重(这里并非排斥“标准”、“规范”,而是指不要过度抬高,要明确其“限度”)。当我们把眼光集中在庞杂的素质目标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我们是否真正关心了、在何种程度上关心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呢? (2)人的素质都是“素质教育”“教”出来的吗? 以前的教育忽视了人的多方面素质,现在则把多方面素质逐一列出,逐项落实,借以实施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说以前的“忽视”是一极,那么现在的“全面落实”则走到了另一极,人的许多素质并不是某种专门的教育“有意”“教”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实践(包括教育)中涵蕴、磨炼、体会、积累而成,“涵濡性情,成就德性”。注重教育之“为”(“刻意而为”),缺少自然养成与无声涵蕴,这在现代教育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杜威主张“教育无目的”正是反对教育的过多的刻意而为),目前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在此方面是更趋强化。儿童越来越多地置于“素质教育”的“有为”之中,一言一行、体态仪表都在“素质教育”的监控之下,学生不必选择也不可选择地置身于精心预设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之中,在教育“有为”的外在影响与学生“无意”的内在养成之间,目前的“素质教育”过多地注重前者,好像不“教”(有意去“教”)无以成素质;“教”得太多,“养”得太少;“有为”之教太多,“无为”(“不刻意而为”)之教太少。我们的“素质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占住了儿童的空间,心灵的、身体的生存空间。“素质”并不都是“素质教育”(有意)“教”出来的,素质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导”的功能,给儿童自我生成“留有余地”,把属于儿童自我的空间还给儿童。在素质教育的“诱导”下,在儿童的“主体性”发挥的过程中,实现儿童整体素质的生成。事实上,我们很难或者说不可能既让儿童全面地遵守那“庞杂”的素质标准,又不失其作为儿童的自由、活泼、天真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