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从理想到现实

——试析素质教育的嬗变和共识

作 者:
黄幽 

作者简介:
黄幽 扬州大学教务处 邮政编码:225009

原文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80年代后期,至今不过10多年的时间。可以肯定的是,素质教育的推行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不远的将来必然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模式。

      一、素质教育:历史性的变革

      1.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固有属性

      现在提出素质教育,觉得它是新鲜的,这是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对应试教育的现状比较而言的。其实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人格的完善,个性的成长,精神的发育,乃是教育这一特殊社会现象自古就具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内涵来看,素质教育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东西,而是教育传统的精华。

      纵观中外教育思想史,不难发现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灿若星河。如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和谐发展理论,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两者不可分离,主张和谐发展,这是最早从教育角度提出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关怀。裴斯泰洛奇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康德则认为,教育“要均衡地和有目的地发展人的一切能力,从而把全人类引向它的目标”。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粹中,也同样有极其丰富的关注完整人格的教育思想。其中最伟大的代表之一就是孔丘。孔子强调完美人格应是表里和谐统一,是智、仁、勇兼全的君子。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他的全部教育思想就是“人学”,注重的不是片面的知识与能力,而是人的整个身心,尤其是人的性情、道德与人格。他的“礼”和“乐”统一的思想,更是突出反映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火花。如《论语·学而》开篇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导人们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朋友,关心家人……。

      可以认定,素质教育决然是教育的永恒话题。素质教育的名词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素质教育的思想萌芽却可追溯到人类历史的最深处。如原始社会口耳相传的教育、手手相授的教育,那时除了培养儿童生产知识外,更注重培养勇敢、吃苦、团结、互助等品质。在生产过程中,还对儿童进行宗教文化、礼节仪式、音乐舞蹈、风俗习惯、军事等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整个身心全面和谐的教育。

      2.科学主义的反思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的巨大威力使人类冲昏头脑,人类逐步走上科学主义的道路,亦即所谓理念上的科学至上道路。科学主义早已成为支配西方文明的主导价值取向。

      教育领域也受科学主义的巨大影响。自从科学进入学校,并逐渐占据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学校即把传授科学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自本世纪开始,从科学占据学校之后,传统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以人为本的教育传统,注重人类精神教育的价值,就逐渐被科学主义替代而淡出。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思考,人们发现科学主义并不能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甚至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危险。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强调人文精神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他们认为,科学发现及科学理论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的价值与意义问题,更不能解决人类的道德与精神信仰问题。人类的科学文明,有时带来的不是道德的同步发展,相反是道德文明的退步。有学者指出,本世纪是人类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但是人类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却都发生在本世纪。他们认为科学世界本质上只是一个生物的世界、机械的世界,说到底是无意义的世界。科学只能发现事实和规律,而不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的信念、价值观念以及人类伟大的情感等社会真理,不是直接建立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而是从宗教、伦理、道德、哲学、语言、艺术等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建构起来的。科学主义使人成为物的奴隶,成为经济动物,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倒退和生存意义的丧失。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使人们重新开始关注于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和价值。

      因此,现在人们更应呼唤人文情感的教育,关心人的完整的心态与人格的教育,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教育,以及与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国外一些学者强调,除了关心儿童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还要关心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情感发展,是否愉快,总之要关心他们完整的人格发展。

      3.传统应试教育文化的两次批判

      如前所述,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现在提出来的,但素质教育思想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教育固有的属性。但是从历史长河来看,素质教育思想一直处于思想家们的理想之中,在实践上从来没有占主导地位,其影响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它只是一种萌芽、一种教育理想,始终未能成为主流。相反,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应试教育至少在我国的文化历史和教育历史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注:胡甲刚《素质教育本质问题探讨》,载《中小学教育》1997年第12期。)

      长期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一直是支配、影响着我国教育文化的主流思想。应试教育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隋末兴科举开始。从那以后,科举成为走上仕途最主要的途径,凌驾于教育之上,使教育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和手段,考试成为教育的目的。科举式的教育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典型。考场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从这个角度说,应试教育并不是今天教育的特性,而是传统教育在今天的流传。

      科举考试使学生只关心与科举有关的学习内容,科举注重“为圣人立言”,只注重经书的记诵,注重内容的形式和框架。一开始,科举还稍稍注重学生的思想,后来就完全走向形式化,死记硬背。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但科举所造成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传统却深入民族文化之中,应试教育的流弊未能从教育思想中清除,依然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一直流传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