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永刚,1972年生,现为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讲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 截止1999 年3 月, 全球互联网络(Internet)用户已经突破了1.67亿,联入网络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87 个,预计到2002年,用户将增加到3~10 亿(不同的专家和机构给出的不同数据极其悬殊,反映出对未来不同的认知)。毫无疑问,互联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外在也最扩张的特征,它不但创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在线空间”(Cyberspace),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面貌。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在政治领域有两种关于民主的几乎对立的观念同时流传。乐观者认定,网络将带来权力的分散和直接民主的复兴。而悲观派则认为,与之相伴随的要么是日益严重的无政府状态泛滥,要么是变种的政治控制得到加强。

      这个时代“技术正在变成全球性的力量。它开始染指于人类历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注:E ·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我们在本文中试图讨论的就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与民主的前景这个关系人类未来的初见眉目却又有些不定的课题。

      网络对政治民主的积极推动

      “民主”是政治学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不能精确表述的主要概念之一。即使是《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用了相当长的篇幅也未能给出十分明朗的定义。(注:参阅《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为了使讨论不至于过多地被概念缠绕,我们把本文指称的民主更多地限定在政治参与和制度安排的层面。例如,我们既要从公众的角度考察,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手段和途径)改进了吗?利益表达和聚合的自由增强了吗?对政治候选人的了解和选择余地变多了吗?也要从制度的角度讨论,政治集权的程度减弱了吗?对政治信息的控制降低了吗?与民众沟通的渠道更畅通了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手段吗?等等。对上述问题的肯定回答看起来是推动民主的积极因素,反之则是民主的被削弱。

      从当下可见的事实来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网络发展对民主的积极推动:

      1.网络发展削弱了集权控制的能力。

      被誉为信息时代思想家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把权力的分散视为数字化生存四大特质之首,认为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观念将随着网络的发展成为明日黄花。(注:参阅N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页。)

      在互联网络出现以前,大型计算机及其对信息的垄断处理方式是权威、组织乃至技术精英统治的有力象征。反主流文化分子宣称,必须进行一场革命,以便使数百万人有机会调用世界上的各种数据库,这是大众获得自主权利不可或缺的条件。早在7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诸如以“社区记忆”为代表的民用局部网络雏形,其创意者的核心观点就是打破信息垄断,竭力分享和传播信息,他们认为信息不仅是一种工业必需品或者商品,由于各种形式的权力包括公众的生计都一天比一天更加依赖于信息,对信息的了解与掌握就成了民主政治的生命线。事实上,一部电脑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从集权不断趋于分权的历史。其中有两个意义重大的转折,一个是电脑从中央控制式的大型主机转变为普通百姓也可使用的个人电脑,另一个就是网络的兴起。前者类似贵族专有向平民化的转变,它强化了分权和平等的观念;后者使亿万台计算机连同电缆和卫星技术一起,交互作用,这一不放过任何东西的庞大的蛛网对打破信息垄断和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潜在地具有颠覆作用,它扩大公众的选择机会也天然地符合民主精神。

      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

      一是扩大了社群的分化。与电视那种传统媒体的霸王相比,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更加富有个性,电视传播是单向的、选择面窄、自由度低,而网络的异步传输与交互式沟通使得个人能够更加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公民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被尽可能地因兴趣爱好等而分化,它弱化了个人对于社团的相对依附,把权力分散到了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当中。

      二是促进了交流的平等。顺畅通达的电子访问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科层制等级观念,一个平民通过网络访问总统变得比从前容易了许多;身处偏僻乡野的孩子也可能与城市富裕的子弟访问同样的知识源泉;无中心散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

      三是提高了参与的能力。比特(bit )能以光速无障碍传播这一特质,结合网络打不烂、堵不住的设计原则,开创了信息多元传递和言论自由的全新局面,政府审查制度在网络上形同虚设;由于传播成本相对低廉,它使得财力有限的组织和个人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其思想的能力大大增强,完全受大众传媒控制的状况得以改观。

      网络的分权、平等和能力特征,在削弱集权控制的同时明显拓宽了民主的内涵。

      同样重要的是,网络这种可以把五大洲迅捷联系起来的无孔不入的传播形式,造就了更加有分量的全球舆论空间,一国内部的事务将越来越多地引发世界范围的讨论。它虽然还不具备使政府从此规规矩矩的作用,但它提高了藐视全球舆论的代价。我们已经看到一些精明的政府正在把全球舆论当做一种干预他国的有效武器加以运用,而大国的霸权也在遭遇强大的全球舆论的反击。

      2.网络发展改善了民主参与的技术手段。

      传播学界的天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面对60年代大规模发展的电视就曾经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注: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一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4页。)而网络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手段无疑更具威力, 当电脑被广泛应用于连线政治后,它必然推动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与模式。

      1994年,加拿大政府公开了一份划时代的文件:《运用信息科技改造政府服务之蓝图》,使得加拿大成为最早面对相关问题的国家。在美国这个率先跨入网络时代的国家,人们更是已经看到很多喜人的变化。几年前,在俄亥俄州的哥伦比亚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市政厅”,它通过一个双向的通讯系统,使居民可以经由电子设备真正参与地方计划委员会的政治会议,他们在家中按一下按纽,就马上能对地方分区、建设高速公路等建议进行投票,还可以参与讨论,发表广播演说。现在,日趋完善的网络技术能够更加完美地实现这一过程,并把范围无限扩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