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多种经济结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旧的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建立起来,这种社会存在反映到思想和意识领域里,导致人们道德意识、思想观念的解体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心理失衡,引起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一定范围内的紊乱。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是大学生个体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行为的不文明性。显然,这些思想和行为与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来加强大学生的基础道德文明教育。 一、新时期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担负着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的跨世纪人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深刻变化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他们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对实效观念、商品观念、风险观念适应和接受得较快。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思想深处所潜存的一些思想观念、道德品格、文明行为方面的问题也日趋外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混乱。过去曾一度对大学生颇具影响的“过时论”、“僵化论”、“真理多元论”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上有所升温,于是存在主义、非理性主义乘虚而入,有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厌倦政治学习,不喜欢听专题的政治报告,对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不深刻,思考问题方法简单、片面,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牢固的社会主义观念。 2.人生观、价值观偏颇。部分学生推崇利己主义,赞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观点,把个人奋斗作为人生信条,关心自身实际利益。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利就干,没利就躲。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重功利,讲实惠,重学习实用技术,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多元化、功利化、实用化的倾向。 3.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一定的市场。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部分学生对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出怀疑与否定。追求高消费,讲排场,及时享乐。一些大学生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荒废学业甚至为满足感官欲望而走上犯罪道路。如此等等,形成了大学校园内不应有的虚荣消费,仰慕奢华生活,拉关系,找门路,恃色恃貌等不良作风。 4.文明行为欠缺。礼仪文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被广大青年学生所认可,但运用中却把它当作实现某种功利的一种手段。 二、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现状形成的原因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理应是文明的象征,但是面对这些不像事实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天之骄子”你们怎么了? 1.中学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成长中忽视了基础道德文明的修养。尽管我国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应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但是多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上大学实际上只是分数上的胜利者。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无不是以分数的多少论优劣的。《思想品德》课都被列为副课,即使品德稍差一点的学生,只要成绩好也能升学。到了大学,尽管学校致力于抓专业课和“两课”教学,但学生主观认识上不去,课程内容又存在着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文明素质仍然上不去。 2.教育的片面性,导致学校在教学中重智轻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观念思想、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情操情趣、文化修养等方面,形成作为个体人的综合素质。显然,这种内在素质的培养,决不可能只通过知识教育、专业教育来完成,而需要德、智、体、美、劳综合作用方可奏效。然而确有一种倾向认为“教书”才是教育的根本,主张以智育为中心,以培养“专才”为目标,读书为了升学,升学为工作,不重视全面素质培养,这种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求扫天下,而不愿扫一屋。 3.德育和智育在实际工作中的一软一硬削弱了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教育。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有规律的,而这个规律则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和学生思想行为规律所决定的。但是,长期以来,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的倾向。上级要求时就抓紧,平时则放松,德育工作在文件中是重要地位,执行当中是次要地位。这种一软一硬的德育工作实际,缺乏整体性、长期性的工作规划,加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自身调节和发展的明显滞后,势必导致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偏颇,致使德育工作在学生零碎的、浅层次的思想问题中打转,产生不了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工作效果。 4.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自主性有利于强化自主意识,同时可能淡化集体主义观念;平等性可以增强公平意识,同时可能淡化组织纪律观念;竞争性可以激发危机感,增强主动性,同时可能淡化协作意识:逐利性可以提高效率观念,同时可能导致忽视精神价值。在当前大学校园中,这些负效应已散见于大学生的生活层面,表现在人生态度上,讲实惠、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在人生责任和道德人格上,权利与责任错位,人格与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