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20)5-0062-06 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一定时代的社会现实最直接地反映和表现为该时期的社会心理,而经由社会心理的中介最终生成一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同时,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也有着相应的反作用。具体而言,“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一定群体在从事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成体系的、直接反映社会实践状况的群体心理状态,表现为特定群体的情绪、情感、意志、心态、行为倾向、信念等内容。”[1]社会心理作为日常生活的直接的、感性的情绪表达,直接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对一定时代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是当代意识形态发展在社会思潮领域的一种具体展现,其生成、传播和作用的过程与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社会心理的分析,一方面能够在认知层面窥探其生成和传播的社会心理根源,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为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负面影响探寻社会心理策略。 一、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社会心理根源 一定的意识形态生成,由一定时代的社会存在所决定,而这种决定作用是经由社会心理的中介实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成亦是如此,作为社会思潮,它的生成有着特定的社会心理根源。 (一)政治仇恨心理和不信任心理的根本推动作用 作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有其特定的政治目的,政治性是其根本特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政治需要的意识形态样态”[2]。消解政治认同、颠覆政治制度等政治阴谋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真实面目。改革开放后,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与部分群众的政治心理密切相关,一方面,少数民众因各种“文化大革命”历史或现实原因对党和政府产生了政治仇恨心理,他们因自身在“文化大革命”或其他事件中的不公遭遇而感到愤慨和不满,形成仇恨情绪和报复心理并长期萦绕在心中,其中有部分人则尝试通过污蔑、贬低党的领袖毛泽东的方式来发泄不满情绪,这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最初的虚无对象。并且,这种虚无也逐渐蔓延至历史的各个时期、多个人物,绵延不断发展至今。可见,政治仇恨心理是改革开放后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最初动因。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一系列弊端也不断显现和积累,党内贪污腐败问题不断滋生,部分群众也因此而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对党产生了政治不信任心理,“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炮制正是以不满、怨恨、怀疑、失望等非理性情绪为心理基础”[3],这些负面社会情绪可能是源于某一时期、某个政治人物的贪污腐败行为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损失和不公结果。可见,正是这些社会心理作祟,历史虚无主义也借机不断生成和传播,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制度的虚无话语在政治不信任心理的助力下得以不断滋生、扩大影响。 (二)文化不自信心理的重要助力作用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经历了多重的裂变和复杂的变迁,从最初的文化自负心理,到被侵略后深沉的文化自卑心理,并且烙印在民众心中和集体记忆深处,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时地被激活并影响现实生活。虽然在新时代,民众的文化自信不断生成和壮大,但文化自卑的心理仍有残存,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重要心理根源。一方面,文化不自信心理表现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盲目崇拜,助力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在文化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少数民众盲目崇拜国外的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等,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精日”分子、“哈韩”分子、“崇美”分子等。以“精日”分子为例,这些人在思想上表现为对日本文化和精神的崇拜,在行为上表现为对日本的亲近和身份认同,“‘精日’分子是在精神上向往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一群人。他们盲目崇拜日本,甚至厌弃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他们罔顾历史事实,竭力为日本侵略罪行辩解洗白;他们言行十分极端,有损民族感情和国家尊严。”[4]他们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辩护和翻案,不顾历史事实和中国人民集体的创伤性记忆,美化日本侵略行径,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行径与少数民众的文化自卑心理不无关联。另一方面,文化不自信心理还展现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构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遭到了重大的挫折,但是其本质上是封建制度的失败,而不是中华文化的失败,中华传统文化固然有着其封闭和落后的成分,但是亦有着其精华内容和优秀部分,在当今时代依然有效,这些优秀内容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成员共享的文化记忆,成为民族成员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5]但是,少数成员在文化自卑心理基础上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和行为,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和极力虚无,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大量的负面效应。 二、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不仅是某些社会心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而且其广泛传播是借助于利用和操纵大众心理的方式来实现的,群众中存在的一些基本心理特性为其传播提供了便利,历史虚无主义者恰恰也是把握和利用这些群体心理特征来实现思潮的传播。 (一)猎奇心理是基本心理条件 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进行历史事件篡改、历史人物歪曲、历史记忆颠覆的话语叙事中,往往另辟蹊径,采用多重手法,以迎合群众的猎奇心理。其一,寻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较少提及的问题,利用群众的普遍知识盲点来进行历史虚无,通过所谓发掘新史料、历史不为人知的真相等能够激发民众的好奇心的话语来实现虚无历史的目的,进而为一些负面历史人物进行翻案,颠覆群众既有的历史认知观和价值观。其二,通过与主流话语相悖的书写手法,激发人们内在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理,“即找正面事件或人物的‘反面话题’、找反面事件或人物的‘正面话题’,所以能够迎合部分群体的猎奇心理、逆反心理以及因现实问题导致的负面心理和阴暗心理”[6]。这种方式容易激发民众的好奇心,比如通过捏造生活中的细节小事来抹黑党的历届领袖,具体如通过网络造谣的方式,炮制邓颖超日记启封来质疑《毛泽东选集》的著作权等。其三,通过炮制、虚构、捏造个体记忆的方式来颠覆正统的历史记忆,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热衷于新、奇、特、怪、快的价值取向,喜欢‘非主流’‘猎奇’‘赶潮’和‘八卦’”[7]。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利用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特质来进行虚无叙事,通过捏造个体记忆的方式来实现以个人代替整体、以片面观点取代历史定论、以个人主观情感偏好来评价历史等,如以《蒋介石日记》中的只言片语和个人论述来为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翻案,试图颠覆人们正统的历史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