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7)01-0035-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篇新形势下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面对伟大斗争,投身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聚焦讲话的字里行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是,习近平强调,作为一种人民情怀,“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作为一个改革命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因此,习近平指出,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作为一个载体平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保持时代感增强针对性,保持亲和力增强吸引力,既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老话题,更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命题。因为不容回避的是,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颇似当前深化改革的中国正在进行的攻坚克难的社会运算——好用的加减法早已用完,现在需要破解的是更为复杂的方程式。网络开放教育和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所带来的传统课堂“信息红利”的消解弱化;不同教育板块的单维科层强震,因缺乏顶层设计、系统协同所形成的“边际效用递减”;作为高校学生主体的“95后”大学生彰显得更加鲜明的个性变化趋势与信息接收习惯,特别是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讲话中提出的“四个挑战”,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外化的教育引导目标,内化为师生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志与自觉行为,绝非一件易事。它不是凭喊破嗓子的一时虚火,而要靠“润物无声”的真功巧力。因此,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倡导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想方法,不以曾经产生问题的思路形成今天解决问题的思维,笔者认为,审时度势增强针对性,借“式”化事彰显亲和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两个关键环节。 一、审时度势,精准把握师生的群体性脉动 “凡意之道,与时偕行”。中国先贤认识和看待世界与事物变化的这种辩证思维,充分蕴含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他多次在讲话中阐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观点,强调世变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倡导发现那些是“昨日是”的“今日非”加以应对;把握那些是“今日非”的“后日是”加以引领。在这次讲话中,他又再次洞察深刻地指出,“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影响越来越大。年轻人几乎是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都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从一定意义上,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 笔者认为,正像习近平所阐述的那样,在如今眼花缭乱的各种变化之中,对今天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感受最突出、同样也是关联最紧密的变化,正是师生的媒体化与媒体的“师生化”。 毋庸置疑,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终端的广泛使用,新媒体应用中的自媒体传播,已经从以往人们处理信息的一种工具和渠道,演变为当下的人们自我生活须臾难以离开的一种状态和方式。师生的媒体化,正像当代科学哲学家米歇尔·塞尔在2012年所著的《拇指一代》中所描述的那样,“受众”被媒体“格式化”了。我们的大脑、空间感、语言、认知以及教育方式这一切都被深刻改变了。笔者认为,由此带来的改变,也包括对“受众”这一内涵的重新定义。这一以往只是作为信息被动接受者和信息传输目标的语义,已经在事实上被信息的主动消费者、发布者和再造者、信息传输中介这些新内涵所取代。 而媒体的“师生化”,是指当今网络教育的开放性、便捷性、多样性和交互性,构建起一个超乎传统课堂之外更为广阔的社会课堂和更为庞杂的虚拟师生关系。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体平台是“师”,消费信息的广大终端用户是“生”。放眼望去,继2012年“慕课”涌现后,各种网络在线教育的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私播课)、MOOL(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MOOR(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DOCC(Distributed Open Collaborative Course分布式开放协作课)等。这些基于“互联网+”的多种教育模式,以其丰富性与便捷性、针对性与分享性等时代特点,传承了传统教学,又正在超越传统教学,正在创造一个以往大学教育渴望却难企及的多疆界、多时空、多维度的教育教学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