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1;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6)04-0035-06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离不开多种动力因素的推动,其中就包括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毫无疑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精神的支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精神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形态。在民主革命时期,长征精神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信必胜的精神,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曾产生了无数伟大的精神,虽然它们形态不一、内涵不同,却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对人类的发展都起到了激励和导向作用。对长征精神而言,这种激励和导向功能首先体现在它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上,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精神的首要特质。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指出:“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再没有任何事件,可以像长征——以及长征所产生的传奇故事——那样将这种希望和信心提供给革命者,使他们坚信,即使在最绝望的环境中,意志坚定的人也能够取得胜利。”①诚哉斯言!长征初期的形势是令人绝望的,绝望到连党内的部分领导人都有些彷徨、迷茫。红军每前进一步,都会有无数的敌人蜂拥而至,都会有无数的红军战士英勇倒下。尤其在红军武器装备落后、后勤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全赖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以及为了实现民族解放的目标宁可牺牲一切的勇气和决心,才得以屡屡转危为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参加长征的红军将士们,都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一位红军老战士曾说过:过雪山时,红军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那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继续我们未竟的事业,革命终将成功。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是鼓舞红军战士不断前进的动力。“信念——对事业、对革命、对北上抗日的路线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坚信一定会胜利!”②长征是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红军之所以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奇迹般地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正道直行。 长征途中,艰难困苦中的共产党人,也在努力地探寻着怎样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来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将其作为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真正发挥出指导作用,还需要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曾几次濒临险境,造成过不可挽回的损失,其中就包括20世纪30年代由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所导致的中国革命的重大挫折。但不管是在何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精神为支撑,一次又一次化困难为动力,转危机为机遇,取得了中国革命事业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合理建议。如根据红军自身兵力和敌人力量的实际情况,建议红军放弃北上湘西的计划,改为西进黔北,为避免红军的全军覆没提供了重要思路;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又从敌军重兵阻拦红军主力北上这一情况出发,力主放弃原定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从而实现了战略转兵。此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精神得到了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等人的认同,并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了正确的方向。回顾历史,当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时,当在大革命的白色恐怖中毅然拿起枪杆上山时,当在敌后广泛开辟抗日根据地时,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支撑下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变化着的时代特点和发展着的革命及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然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坚守,并不意味着要死守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条条”。死守“本本”,唯“书”是从,甚至“言必谈苏联,避不论中国”,试图按照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外国经验来个“按图索骥”,注定是行不通的。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响亮地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口号。邓小平也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关键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③。 二、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的精神,激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持续动力 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翻开长征历史,看到的是这样一组令人惊奇的数字: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常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省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9520公里,途经10省92县,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5000公里,三过纵深近500公里的水草地。为了围堵红军,国民党先后投入上百万中央军和地方军,动用了大部分的空军。但伟大的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在兵力和装备都居于绝对劣势,而且处于无后方依托的流动作战环境中,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争奇观。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早已突破时空的界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正如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所言:“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性意义,它们更不能描绘出几十万参加长征的部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它们所遭受的苦难。”④ 长征不仅面临着强敌的威胁,还面临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包括雪山、草地在内的无数生命禁区。“长征穿过西南地区时,不能不跨过群山和深壑,躲开平原和通汽车的道路。所以一路都是高山峻岭、深川峡谷,没有平地。”⑤其中,最艰苦的莫过于爬雪山、过草地,甚至连一些老同志都感到不适应。“当红军后,一天行军百十里,紧接着打仗,也都不感到特别累。可是,来到雪山上却不行了。最大的问题是气短。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腿发软,没有劲。……手里的拐棍不由自主地老是颤抖。胸口上象压着石块,透不过气来。心跳得特别快,好象一张嘴就会蹦出来似的。”⑥其困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位于川西北草原地区的大草地,沼泽遍布,荒无人烟,无数红军战士因饥饿、寒冷和泥淖而牺牲在这里。据李维汉回忆:“我是在中央纵队的后面做后卫工作。行军路上战士牺牲很多,牺牲了就扒些泥盖起来,做个坟堆以资纪念。”⑦正因为长征的艰苦和巨大牺牲,后来作为一个特定称谓,它已成为考验人的意志的一个符号,所谓“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长征还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具有一往无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去夺取胜利的精神。”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