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是指与理性相对的人的一切心理和观念的总和。具体地说,非理性是不属于理性范围的人的某些心理因素和认识形式,诸如无意识、欲望、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和理性一样,作为人的心理因素、意识或精神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客观现实地存在于人身上。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因素的支配,而且也深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2]而且,非理性还是构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改造和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改造人的认识能力,培养理想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关注非理性在人们精神构成中的地位,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以及非理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唯理性的倾向”,而忽视对非理性的研究。本文就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对非理性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谈点体会。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非理性研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特定领域是人们的思想,为此就必须把握人们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 那么,思想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各自的形式和作用又是怎样?这是掌握思想规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的科学理论前提。思想的实质,在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控制人的实践活动。思想的作用是摄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形成人的机体的主观反映,调节控制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抓住了思想的本质和作用,也就找到了对思想进行结构分析、合理划分思想子系统的基本依据和方法。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它包括制约人的行动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有直接支配人的行动因素——动机系统,包括需要、欲望和动机等;有调节人们行为动机的因素——心理过程系统,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有指导人们行动动机的因素——观念系统,即人们的认识内容和认识水平,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人的整个思想结构中,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的相互融合统一,构成了人的思想的整体。 显然,人们的思想是一个因素众多、结构错综、动因纷繁、互为机制的复杂系统,不仅包括理性的,还包括非理性的。斯宾诺沙认为:“理性并不是绝对的思想(这是自明的),只不过是指思想的一种样式,有别于其他样式,如欲望、爱情等。”[3]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改造人的认识能力,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把思想视为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系统研究二者的作用机制,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因为,支配人们行为的思想,是在外界环境影响和主观能动调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还受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欲望、动机、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是人的心理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4]同样,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中离不开发挥非理性的积极作用,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思想不是在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它们生存于充满朝气的思想和情感的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且,它还具有理性不可替代的动力功能、定向功能、引导功能、调节功能、维持功能等。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改变人的思想的诸要素及其结构,才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立场和行为。 由于理论研究上的缺陷,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认识,始终没有很好地探讨。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认为,“思想只是理性认识”,从而把非理性排除在思想之外,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只注重理性思想的灌输,忽视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常常得不到好的效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非理性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领域,以便自己的工作更主动、更系统、更科学。尤其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效地激发人们的需要和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因为,如果没有人的需要、欲望、情感这些非理性因素,就不可能有财富的创造和生产的发展。思格斯指出:“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6]市场经济本身就内在地蕴涵着对人的欲望、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励。如果没有人类无限占有财富的欲望与社会资源相对不足这一矛盾的推动,就不会有以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的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果不注意激发人的物质和精神欲望,整个社会就会失去活力。但同时又要积极引导人的需要和欲望,使之得到规范,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人民的爱国热情、民族感情、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以及振兴中华的坚强意志。这一切都与激发人的非理性因素分不开。 二、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非理性研究,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客观需要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我国正在由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转变。 而在这一切变化之中或在这一切变化之后,还存在着另一种更为深刻和全面的变化,即公众的社会心理也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变化。马克思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7]非理性不是一个空洞的范畴,如果仅从人类精神发展中可以看出,非理性作为人的精神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与理性交互作用,是以社会心理的社会意识形式出现的,不论是人的情感,还是人的无意识的欲望、人的意志,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而且最终要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对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曾说:“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8]可见,非理性问题不仅是认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