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3)8-0036-04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心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因素的总和。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形态,廉政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运行和制度建设,并且能够发挥对内的凝聚力、动员力和精神动力,能够产生对外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具有鲜明的软实力价值。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廉政文化对政治制度的主导作用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1]事实上,文化软实力还表现为文化因素对政治制度的主导作用。 廉政文化的软实力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对政治制度具有能动的主导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政治制度的形成,支撑政治制度的运行,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引导政治制度的生成 “文化是种种社会制序的魂(spirit),而社会制序则是一个社会中文化体系的主要载体。”[2]文化是制度生成的土壤,廉政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等因素,对政治制度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如何进行政治制度的选择和安排。 廉政价值观念引导廉政制度选择。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是人们行为取向的根本决定因素。当公平正义、清正廉明等廉政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政治行为准则,内化为人们普遍的政治态度、情感偏好和政治信念,人们必然倾向于选择和设计一种公正廉洁的政治制度,以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合理性。反之,公正缺失、善恶颠倒,则公正廉洁的政治制度也就无从谈起。 廉政思想理论指导政治制度安排。理论是制度的根据,廉政文化中所包含的系统化的思想理论,可以指导人们合理地进行政治制度选择和设计,使政治制度更加公正、廉明和高效,更趋稳定和成熟。反之,没有相应理论的指导,单纯依靠临时性的政策或个人意志,很难建立公正合理、廉洁高效的政治制度。 (二)支撑政治制度的运行 廉政文化对政治制度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其对政治制度运行的保障作用,即在制度安排既定的情况下,制度的运行同样需要文化的支撑。 首先,廉政文化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这是廉政制度运行的主观前提。任何一项制度,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支撑,从根本上讲,是不具备合法性,也是没有实践价值的。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救国自强而不断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然而屡遭挫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民主制度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遭遇了合法性危机,发生了排异反应。 其次,廉政制度的运行,更需要人们将廉政价值观和制度体系内化为人的自觉意识,进而外化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如果制度及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不能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能动实践,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正如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3] 同时,廉政文化作为一种良性的软环境,一方面能够对贪腐者形成一种强大的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迫使其放弃贪念,改恶从善,遵德守法;另一方面能有效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不断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力地维护政治制度的良性运行。 (三)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 作为政治运行的规范体系,政治制度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政治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程度,廉政文化则是推动政治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能动因素。 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归根结底取决于政治生活实践的不断发展。“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4]随着政治生活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借助不断发展的廉政文化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根据政治生活实践的现实需要,对政治制度进行能动的调整和发展,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完善和成熟。 在本质上,廉政文化通过推动人的发展,进而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廉政文化的发展变化最终体现为人的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即关于政治生活的价值观念、思想理论、现实需求等文化因素的变化。然后,作为政治生活实践主体的人,根据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通过政治生活的能动实践,推动现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鉴于廉政文化对于政治制度的主导作用,我们在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务必要着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制度建设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廉政文化对内的凝聚力、动员力和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廉政文化以公平正义、清正廉洁为基本政治规范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价值认同,推动社会道德建设,增进社会政治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促进文化价值认同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廉政文化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作用,首先表现为促进社会成员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 廉政文化包含的公平正义、廉洁诚信等基本价值取向,其本质是崇德重义,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人历来在政治生活中讲求“为政以德”,在经济生活中奉行“以义节利”,在社会生活中恪守“仁义礼智信”。即使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依然坚守着“廉洁奉公”、“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等基本价值规范。可以说,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共同基础,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5]的文化格局,共同创造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