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原本是物理学的范畴,它最初被看作像“以太”那种状态的神秘的物质,现代物理学则把它归结为两种物质形态——实物和场——之一,认为它是不具有静质量,而只具有以其量子的能量为转移的动质量的物质形态,统一场论认为,场是物质做各种能量运作的存在方式。后来,人们把场的概念广泛地运用于多个领域,出现了形态繁多的“场理论”,如“生物场”、“气功场”、“心理场”、“社会场”、“宗教场”、“权力场”、“思维场”等。本文试图将“场”的思想引入德育理论中,对场思维下的德育观、德育场吸引子以及德育场的运作等问题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一 德育场:一种新的德育思维观 笔者认为,在我党的德育史上,已经经历了两种德育模式:德目主义德育模式和整体德育模式(即大德育模式),目前正在向场思维模式转变。所谓德目主义德育模式就是把德育内容列成各种“德目”,由德育工作者根据德目的规定,用灌输的方法传授给德育对象,从而达到德育目的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带有一点“奴化”的味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封闭系统”内比较有效的德育模式被打破,德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往往被其他教育工作者或其他教育因素“吞筮”掉,于是,德育工作者“孤军作战”的德育模式退出历史舞台,整体德育模式应运而生。整体德育模式就是把德育理解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系统工程,强调各种教育力量围绕社会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规范,广泛地对德育对象实施教育和控制,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德育模式,也有人称之为“大德育模式”。舒也认为,“大德育体系”的系统构建包括课程教育、常规教育、准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1],它注重活动对德育的作用,特别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共同参与德育工作。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2]现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正在进行,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众多的社会主义异己思想的“重重包围”,德育工作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3] 然而,究竟以什么样的机制和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呢?我认为,场思维德育模式比整体德育模式更有效。因为整体德育思维模式虽然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德育工作,但其实质仍然带有比较明显的强迫意识,更多地表现为“控制”和“强化”,过分强调正面引导,较少考虑德育对象和德育对手的作用,师生之间缺乏民主意识,学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当然就谈不上感召力和渗透力的问题。而场思维德育模式则不同,它主要通过“场力”来辐射信息、吸引德育对象,它与大德育观有两大区别:一是场思维把德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的过程,强调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反对单纯的“灌输”方法;二是把德育过程视为主客体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强调“双向互动”,反对把德育对象当成各种德育力量的被动客体,真正实现了主导与主体的密切结合。因此,这种德育模式能在无形中提高德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效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那么,什么是德育场呢?笔者认为,德育场是自然场的派生场,是德育过程中各要素能量与信息运作的存在方式,它既产生于德育过程,又是德育过程的场所和内在依据,它的本质特征是辐射信息、产生吸引力,德育系统各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都蕴涵于德育场并最终统一于德育场。 二 德育场吸引子 吸引子(Attractor)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动力学系统的研究中,意指在事物的生成、存在和演化的复杂运动中将事物固置或拉向某一状态的吸引倾向。在动力学系统研究中已经归类出几种吸引子,包括稳定点吸引子、极限环吸引子、环面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混沌吸引子)。例如,贝纳德水花、布鲁塞尔振子、BZ反应中的振荡现象、湍流等就是一些典型的吸引子范例。其实,人的精神生活与外部世界的运动具有相通之处,具有相似的规律。托姆认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只不过是各个动力场吸引子之间的一系列突变,这种动力场是由我们的神经细胞的稳定活动构成的。因此,我们思想的内在运动与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运动,两者在根本上并没有什么不同。”[4]因此,在德育场中引入吸引子的概念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笔者认为,德育场吸引子就是德育场中具有吸引倾向的场态,它是德育思维运动状态的一种集合,它把人们思想的复杂运动拉向自身。 德育场吸引子有多种类型。根据它们与社会价值取向的“耦合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和异构吸引子三大类别。所谓主导吸引子,就是那些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吸引子,其功能是维护社会的现存秩序,规范人们的思想,诱导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是这种吸引子,具体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吸引子则是资产阶级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原则及其它腐朽没落的思想体系,如个人主义的伦理价值原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等。由于它们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价值取向一致,因而具有高能聚、低能耗、能量转换效率高等特点,在吸引子的竞争演化中具有较强的优势。所谓辅助吸引子就是指那些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想道德规范部分“重合”或接近的吸引子,它对主导吸引子的优势进化和劣势退化都起促进作用,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一些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民主思想等。所谓异构吸引子就是指那些与社会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规范相悖的吸引子,它的作用是时刻寻找机会引起系统混乱,实现涨落,改变系统现存秩序。如在我国存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封建迷信思想、西方国家的颠覆图谋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思想、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