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的观点很多,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研究仍旧处于学术探讨阶段,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行为和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学科。所以,我们认为,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出发点是科学而合理的,同时,会对当前化解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找到正确的解决路径。 一、“以人为本”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前提依据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一些理论工作者才开始探讨“以人为本”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终于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1](P3-4)从此,“以人为本”成为指导我国现实工作的实践命题,同时也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教育者当做主体,把受教育者当做客体的错误认识,逐渐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存在,是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前提依据。 (一)现实的人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起点 作为哲学思辨命题的“以人为本”有着悠久而长远的发展历史,最初始于古希腊时期对“人是什么”的追问。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命题是自然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在自我认识领域的巨大突破。从此,关于人的学说成为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人学问题出场之前,关于“以人为本”这一命题的解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高扬,对人的尊严和地位的肯定,到以笛卡尔为代表的17世纪欧洲哲学家对人的理想的关注,再到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2](P370)这一著名命题的提出等,关于“人本主义”的理解不断进步,日渐科学。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影响较大的是费尔巴哈的思想,他提出了“人是真实的感性实体”,创立了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哲学,这一思想比较全面和系统地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借鉴。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关于人学的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以往的人学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中最为核心的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是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之中的人,是实践中的人。首先,他强调“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P324)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4](P146)但同时人又是社会存在物,且人的本质就体现在社会性方面。马克思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4](P146)从这一科学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研究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P153)所以,与以往的哲学家将人的本质界定为理性或者存在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135)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人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对人的本质规定性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对“以人为本”中的“人”进行了哲学话语的规范,即作为指导思想的“以人为本”必然是以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为本,因此,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的逻辑起点。进一步说,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首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P295)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产生与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4](P152)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人的思维和行为之间的矛盾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主观正确反映客观,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人既是认识主体,也实践主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其追求的宗旨,这里的人是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现实的人,这里的社会是由许多个现实的人组成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将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突出表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角度来说,无论是社会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还是个人的发展价值,其最终都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而价值判断的标准也是以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为尺度的,是以人的主体性是否得以实现为标志的。马克思当时正是从资本主义非人化的社会条件出发,试图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问题,真正将人作为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仅仅将教育者作为主体显然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正逐渐打破传统“社会需要论”的范式,走向以“现实个人本位”的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主客体关系上,也应该将“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 (二)“以人为本”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即以现实的人、实践的人、社会的人为根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争论也主要是围绕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何者为主体的问题展开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中的主体一定是人,但是,人并不一定就是主体。而作为主体的人由于存在形式的差异,也具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就将人分为个体存在、群体存在和类存在三种形式。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存在,“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所以,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进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