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12-0096-006 习近平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贯彻落实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的要求,在保持教育目标总体指向不变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赋予教育目标以新的具体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和制度创新确立更加富有时代特征、更加契合实践需要的目标指引,从而切实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体指向与具体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实践预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集中体现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核心利益和根本战略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而为了实现特定时期利益最大化,它们又不得不根据其社会地位、成熟程度及与其他阶级或政治集团关系对其具体的利益诉求和策略措施做出相应的调适。这样一来,由之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必然会在保持总体指向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不同历史阶段和具体环境的变化被赋予相应的具体内涵。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深刻阐述。他们在谈到社会主义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指出,社会主义运动不是“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283)这种利益基础的广泛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体指向不是维护少数人的统治,而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瞄准这一总体指向,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首要内涵就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2](P285)并“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2](P306)而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将由形成阶级意识、推翻阶级统治和掌握国家政权,转变成“提高社会生产”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体指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而其具体内涵则会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得以调整。 回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党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确立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体指向,并在这一总指向的统领下结合这一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需要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具体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解放,党将“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作为该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体指向,对此,毛泽东曾明确提出:“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要他们去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来完成这历史的任务”。[3](P42)在这一总体指向的统领下,党根据新民主主义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不同的具体内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为推翻反动军阀统治、发展工人运动,党将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坚定革命精神和远大革命理想的“革命先锋分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有力确保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和严格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土地革命时期,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巩固红色政权,党将唤醒民众斗争意识、提高军队战斗力和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重点突出大学生培养与革命需要相结合,为军事斗争服务的原则。抗日战争时期,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党将吸收和教育大学生中的先进革命分子,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强革命战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教育青年大学生自觉与工农群众结合,突出强调培养革命先锋分子“艰苦奋斗”、“迎接挑战”的勇气。解放战争时期,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凸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信念,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信心等具体内涵,培养了大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革命干部,为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相继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并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党的注意力逐渐从巩固人民政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迫切需要更多具有先进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专业技术的人才投入国家建设,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总体要求,即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不是旧社会的只专不红,脱离生产劳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4](P490-491)按照这一总体指向,1950年5月,《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决定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任务的第一条,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与“五爱”精神(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紧密结合,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5](P85)根据这一方针,中央将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确定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5](P318)1961年,又将这一内涵调整充实为“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红与专是统一的,不但应该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而且应该表现在学习和实际行动中”。[6](P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