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根本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和历史长久积淀的结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如今,随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日益强大,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最深厚、最神圣的感情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从总体上看,60余年来,高校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和坎坷,但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成效。回顾和总结这方面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探索改革创新的实践,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 (一)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便成为一项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为此,党和政府以及高等院校做出了极大努力,进行了积极实践。 1.教育内容方面 其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注重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古老的中国大地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与旧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从此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当时大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教育和培养,引领着大学生正确的前进方向,使他们能够逐步确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逐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从根本上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其二,充分挖掘和升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涵。我党不仅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民族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这些精神所蕴含和彰显的美好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鲜活教材和生动素材,对一代代大学生的言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三,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与和平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志愿军远赴他乡,他们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事迹使大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热爱和平、维护和平之可贵;而抗美援朝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使大学生摒弃“狭隘民族主义”,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了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在总结教育实践的基础上,1960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教60条”)明确提出,大学生应当“具备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① 2.教育载体方面 其一,发挥活动载体作用。195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各级学校升降国旗办法》,各高校逐步正式开展升降国旗仪式的活动。1958年1月,共青团中央做出了《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议》;1958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大力支持团中央“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议”的通知》,高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分批到工厂、农场、农村、人民公社等劳动场所参加各种生产劳动。1963年2月15日,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在各地各高校先后掀起,并一直延续至今。此外,高校还通过举办各种参观、宣传、考察活动,利用各种特殊节日和重要契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如在抗美援朝开始的5个月间,全国逾百万学生参加宣传活动,北京大学参加宣传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94%以上。②这些活动,对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二,注重运用课程载体。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的德育和政治课程体系,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联共党史)等课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增加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分量,使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日益系统化、学科化。其三,不断完善管理载体。改进和加强高校管理,将民族精神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大学生的具体工作中,以提高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在这方面,党和国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颁布“高教60条”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发展及其活动的开展。 3.教育者方面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其实,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也在人,关键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为了结合“三反”运动的思想改造,确立工人阶级在思想上的领导,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建设,1952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根据指示要求,由中央教育部负责筹划,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同时,各大行政区选择具备适当条件的高等学校,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壮大了政治理论方面的教师队伍,为将包括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师资保证。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几年间,在党的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开始走上正轨。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民族精神被扭曲,不少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遭到冲击,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受到严重影响。这方面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