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不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双重特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功能的阶级性、教育目标的社会性、教育内容的意识形态性、价值导向的一元性等方面。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功能的社会性、教育目标的个体性、教育内容的非意识形态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等方面。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始终是主导的方面,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相对封闭、单一,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鲜明的一元化特点,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表现为一种“排他性的意识形态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化趋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日益表现为一种“兼容性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尊重、包容非意识形态性要求和吸收、借鉴其他意识形态中的合理性、普适性内容。这为我们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坚持发展社会性功能基础上的阶级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功能,是指它明确地属于哪个阶级,为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它是阶级社会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它的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等非阶级性的、普遍性的功能,它可以为社会中所有人的发展和一切社会的发展服务,其作用是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在阶级社会和存在阶级斗争的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始终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两重性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功能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每一个群体、阶层、阶级往往各有其不同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思想观念,而统治阶级凭借自己的统治地位向人们传播和灌输的始终是本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思想(主要是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观念)。唯有使社会承认该阶级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观念的主导地位,才能巩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①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在于它的阶级性功能。这不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并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政治、经济统治之重要工具的根本原因。 在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革命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功能的主导地位,社会性功能一直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判断是完全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的,它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后来出现“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甚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不仅没有被重视,反而强化其阶级性功能,并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功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突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重新确立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过去以抓阶级斗争、处理阶级矛盾为主,转向主要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好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功能的内涵和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阶级性功能以外,更多地表现为以人民性、经济性、建设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功能,是阶级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的有机统一。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决不能因此否认或淡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功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带来多样性、选择性、冲突性,因而更需要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功能,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选择给予正确引导。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功能对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亦具有主导作用,即对有利于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给予激励和提升,对不利于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进行引导和促其转化。 二、坚持重视个性化目标基础上的社会化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包括社会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两个基本层次,是社会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社会化,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人才。它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普遍性、共同性。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目标,并不是让学生认同每一个社会或社会中所有的思想政治道德内容,而是有着明确的主导方向。任何社会都既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假恶丑的一面。染上恶习不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唱反调更不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目标必须有一个正确方向,要使大学生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目标,就是要满足学生对思想道德的个性化追求与期待,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目标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差异性。社会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个性化目标是社会化目标的基础,个性化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化目标的发展;社会化目标是个性化目标的实现条件,并引导个性化目标的形成和发展,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特点表现为过分强调社会化目标而忽视了个性化目标。这种目标特点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的,因而在客观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并收到了一定的主导效果。但是,由于对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层次性的忽视,结果出现脱离现实、超越阶段的倾向,成了只对少数学生有效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形式和教条,没有真正起到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明显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选择性、个性化要求日益强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目标凸显出来。因而,对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出重视个性化目标基础上的社会化目标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也必然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样包括社会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两个方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对个性化目标的重视与尊重。 三、坚持吸纳非意识形态性内容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性内容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阶级意识,其本质特性在于阶级性。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中指出:意识形态是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宋惠昌教授在《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意识形态是该阶级、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③。由此可见,在阶级社会和存在阶级斗争的社会条件下,由于意识形态的本质在于它的阶级性,因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人们也把意识形态性叫做阶级性,把非意识形态性叫做非阶级性或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