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023(2007)02-0007-04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1],民族精神培育机制指构成民族精神培育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具体来说,高校民族精神培育机制指受教育者个体文化底蕴、社会实践活动、文化选择能力和教育者文化素养、学校的文化品位、社会文化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从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基础、过程、方式等三个方面都反映出文化性缺失的境遇。 一、文化底蕴是民族精神培育的基础,而文化底蕴的薄弱正是民族精神培育中文化性缺失的表现及后果。 首先,文化底蕴是民族精神培育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使受教育者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2],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同样,文化底蕴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偏重实用的、科技知识的专业学习,致使受教育者经典名著阅读量小,知识面窄,影响对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个体的文化选择能力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形成、民族精神的传承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受教育者只有长期浸润在博大精深的中西方文化中,才能逐渐具备多元的视角和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而教育目标功利化的倾向使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精神境界、审美情趣下滑。民族精神的培育建立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如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民族精神培育中文化性的缺失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实践活动是文化底蕴形成的“催化剂”、民族精神培育的“转化器”。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相对而言,受教育者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要使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是重点。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了解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了解国情、社会,逐步加深对文化传统、现代化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实践活动也可以很好地通过改变学生情感体验和状态,引发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民族精神培育的目的。 二、情感是民族精神培育机制的核心要素,而培育过程富含的文化性是情感的来源和动力,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都存在文化性缺失问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民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民族精神的人。现代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传承自身群体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能力。民族精神培育过程可分解为了解和认识、“困惑”与“解惑”、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文化性在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民族精神培育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缺乏认识的文化自觉是难以做到的,缺乏认识的情感是盲目和不可持久的。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深厚积淀,是古老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在农耕文明时代居领先地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的中国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全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在许多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它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功能与作用,这也是民族精神成为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中国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成就这样的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中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动力”[4]。 民族精神的培育应该从了解与认识世界文化、培养科学与理性精神入手。“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史一再证明,历史所选择的文明从来就是那些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文明之优势的文明”[5],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文明,才能实现自身“文化自觉”,达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知识是中性的,知识虽然与思想、情感、价值观、品质等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后者发展的基础,但是知识本身却并不包含后者,许多品质、能力、情感、态度等等甚至可以在知识并不很丰富的时候就发展起来。 其次,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也就是各种思想观念冲突中“困惑”与“解惑”的过程。目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一方面,西方文化涌入我国,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造成了人文精神失落与颓败;另一方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失语,传统文化呈势衰状态,已经威胁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传承,青年学生的成长,要扭转这一悖逆趋势,必须回归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受教育者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如年轻人对各种文化敏感、思想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但与此同时对各种思想观念缺乏批判力,容易受暗示,给民族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错误思想提供温床。网络由于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空间广阔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大量的信息对学生思想观念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样一个文化选择多样化、各种困惑增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与动物相反,没有什么本能的东西告诉人必须做什么;与昔日的人相反,也不再有什么传统的东西告诉今天的人们该做什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