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114-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通过一定的教育来改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符合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它的两个能动体都是人,由此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以人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都必然受到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潜在制约。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忽视在人性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探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也就是要求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通过调动和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完整、科学、准确的人的特性为依据,树立良好的“人”的意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遵循人性的制约和规范。 把人性关怀纳入到工作中来,强调大学生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学生的无限关怀,也就要理解他们,特别是关怀他们个别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自由地生长、全面地发展,从专业、心理特征、生活水平、学习态度、价值取向等变量进行分析,切实地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以及生活实际问题。这就需要走进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心理世界,针对每个学生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在发掘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将优势领域的特点向弱势领域迁移与渗透,从而使自己的弱势领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开发潜能来发展个性,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这样一个宏大的教育目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理论基础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性论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论。关于人性,历史上有四种假设: (1)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具有罗格斯(logos,其本意是言语、思想、思维和理性)的生物。理性是人性的基点,人能够凭此辨明是非正误。 (2)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否则不能称其为人。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家也持此类看法。 (3)性恶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贪婪的、富有攻击性的。荀子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这里的“伪”是“人为”而非“虚伪”之意。早期精神分析学家费罗依德也认为人的“本我”同动物的本性没有区别,这也是一种性恶论的观点。 (4)无善恶论。人性是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无所谓本“善”本“恶”。墨子的“素丝”说,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论”都属于这一假设之列。 总的说来,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善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人的问题,形成了科学的人性论思想,他使人学变成了科学,在人学理论上实现了伟大变革。因此,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实际上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它动物所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统一。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1] (p167),人具有自然性。也就是说,人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体。其次,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2] (p362-363),人具有社会性。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群体、合作和归属的倾向。人受社会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的制约,不断从社会中获取信息,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最后,“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 (96),人具有实践性。也就是说,人能够以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进行改造自然、社会、自身的活动。人的实践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中间环节。这三者相互制约而又完整统一,共同构成人性的系统结构,完整地表征了作为实体存在的人。 马克思在对人性差异和衍化作具体的历史考察之后,认为人性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受文化教育的熏陶以及生活环境、生活变迁、人的实践活动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指出人性是与神性、兽性、物性相区别的社会范畴,表示人所特有的文明特性。它具有多层次的结构,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精神与实践、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包括(1)本能情欲,(2)思维理性,(3)结群合作,(4)自由自觉,(5)道德素养、美的追求等方面,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也分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