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0)03-0004-04 价值是一种产生于人与外物的关系范畴。在价值哲学中,通常把外物称为价值客体,把人称为价值主体。价值的实质是价值客体属性对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属性对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满足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要求和现代社会人的发展的内在诉求相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历史上曾有“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两种观点。社会本位论主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使人们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而个体本位论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注重个人需要和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这两种观点虽然都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前者虽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但片面强调社会利益和统一要求,忽视个人的正当需要和个性化发展,不尊重个人、不关心个人,把个人当作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后者在历史上对于使人摆脱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压迫、束缚,解放人的个性,的确起到过相当的进步作用,但由于片面强调个人需要,以至于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出现某种反社会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社会方向。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具有比较明显的“社会本位论”色彩,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曾一度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出现严重扭曲,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和实效。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弊端,一些学者纷纷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主张。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归宿,因此,人是目的与手段的高度统一。”[1](P257)以人为本理念既不同于社会本位论,也不同于个体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的局限性都在于割裂了人的目的意义与手段意义的内在联系。社会本位论者认为,人是手段,社会是目的,人是因为社会而存在的,片面强调社会要求,忽视个人需要,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个体本位论者则认为,人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人就是人自身。片面强调个人需要,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迎合化、中性化等倾向,甚至会淡化、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与过去相比,以人为本理念不仅强调了人的手段意义和目的意义的高度统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彰显了人的目的意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理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理论指导。因此,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价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相对应的。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种基本属性,因而就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种功能形态和价值意义。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无不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重功能,是这两者的有机统一。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功能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而非意识形态功能处于从属地位,它不能脱离意识形态功能而存在,只能存在于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系之中。事物的功能和价值是两个既有内在关联又相互有所区别的不同概念,“事物的功能是事物价值形成的前提条件,没有事物的功能也就没有价值的形成;进一步讲,事物的价值是事物功能的体现和深化,是事物功能的主体化,两者具有深刻的层递关系”[2](P216-218)。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和功能角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的在于更加全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而克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识形态化或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等片面认识。 在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革命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所以比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功能,而对非意识形态功能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判断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它不仅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功能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性功能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的严重干扰,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性功能不仅没有被重视,反而使其意识形态性功能强化,并一度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功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做法,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历史性的重大转变,突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重新确立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过去以抓阶级斗争、处理阶级矛盾为主,转换为主要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好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全球观念、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公民道德等,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经济领域、生态领域、心理层面、网络(虚拟)领域、未来领域等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局限于意识形态性方面,还要不断向非意识形态性方面发展:一是不断向经济领域、生态领域、心理层面等领域扩展;二是发挥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支持、人力资源开发、预测和调控、人文关怀、处理人际关系等功能。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性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能否认或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功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决定了人们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冲突性,因而更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功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选择给予正确引导。而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以新的内涵和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要求,也必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