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如何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相当重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闯出新的“路子”,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培养“四有”新人,推进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上海市郊农村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影响或改变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格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发生变化,比较突出的如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基层中的进村入户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困扰我们的一大难点。这些年,针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花费了大量精力,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机制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1989年,松江县委为了解决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断层”问题,在全县各基层单位普遍推行了乡(镇)、村、队三级群众工作责任区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大量新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对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运转又带来新的变化和新的需求。如有的建制村因某种需要,或被撤销,或被改制;有些企业在调整中被关停并转等。这些情况造成一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的自然消失;而在不少后来新涌现出来的经济组织或企业中,重新建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的工作尚未同步跟上,或因种种原因而一时无法建立,以致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盲区”,这些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对于开展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极为不利,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是随着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的改变,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受教育对象主体在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乡镇企业特别是“三资”企业的剧增,农民出原来亦工亦农转变为全工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松江县现有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各种企业,即使一部分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或经商,或外出打工等,纯务农户比例越来越小,且大都是老、弱、病、残、妇。因此出现了两种情况:其一,接受思想教育的对象主体80%以上已转变为企业职工,而不再是原来务农的农民,对他们的教育需要重新进行规划、调整,这是迫在眉睫的事。其二,由于劳动力大量转移,原来设在生产队一级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构,或因有关人员的抽调,或因其它原因趋于萎缩状态,有些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据调查,目前在有些镇、村中,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断线”现象。 三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农民从单纯务农到多种经营,从种田耕作到进厂做工,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多方受益,市郊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很大提高,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正在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复杂化。一些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抬头,小农经济残余意识沉渣泛起;有的地方,集体财产被侵占蚕食,个别人只求自己发家致富,不惜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少数党员干部党风不正,干群关系紧张;在一些地方,灭迹多年的封建迷信活动十分猖獗,上述情况,有的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如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随着大量外来人员的增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范围和内容有了变化。上海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市郊农村受其辐射、延伸的影响,各县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数百万外地民工蜂拥来沪,除大部分流入市区外,其中涌入市郊的也有数十万人之多。他们大多聚集、居住在市郊的城乡结合部;在市郊一些乡镇,外来民工人数超过了集镇常住人口数。他们基本上处于“三不管”的状态:当地政府管不到,民工家乡的政府部门又不愿管,民工所在地的村、厂、街道又由于他们流动性大而不好管。这些外来人口中鱼龙混杂,如何做好外来流动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新内容。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明确地告诉我们,不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将会给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就会在农村中“断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个高度上说,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需要我们长期、艰苦地探索、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实际工作的水平。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症结 市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的积淀,也有现实生活中观念碰撞所致;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主观上的人为因素。 一是认识上的有失偏颇,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疲软”。有的单位,由于党组织领导认识上产生偏差,思想上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局面就显得沉闷。一些干部尽管平时也说要两手抓两手硬,但认识上并没有真正统一起来;有的认为目前抓经济还忙不过来,抓思想教育是得不偿失;有的把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将“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只是发展经济,而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撇在一边。在乡镇农村,这种情况更为突出。目前在市郊农村中,一些乡镇在基层村、厂实行“一肩挑”,不少厂长(经理)、村主任既是行政主要负责人,又是党组织的主要领导,有一部分党支部书记,不熟悉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些党员厂长,不重视、不关心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形成了抓经济工作硬,抓思想政治工作软的不正常现象,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疲软”状态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