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1]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对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要论断启示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认知、认同,需要榜样的示范带动,而且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以身体道”,身体力行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一、“以身体道”的意蕴与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不仅是一种价值理念,而且是一种活的价值理念,它的生命力在于千百万“以身体道”者的坚守、践行与传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2]事实正是如此,没有千百万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流血牺牲、英勇奋斗,人们就不会知道什么叫共产主义运动,也不会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不会迎来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以身体道”的意蕴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以身体道”作为引导人们认道、修道的一种特殊的范式或路径,居于重要地位且广为后世所关注。“以身体道”的“身”,是自我、自己、自家等;“以身体道”的“体”,是体验、体悟、体贴、体证;“以身体道”的“道”,是道理、道德、规律、大道、理想、信仰、价值观等。“以身体道”是把自己信仰的“道”通过行为展现出来,按照“道”的要求去践行,成为一个遵道、行道的人。程颐在谈到读《论语》时说,读圣人书,要对每一句话,熟读玩味,“将圣人言语切己”,学以润身,放自己身上,切己体察,“不可当一场话说”,以为这句话好理解,轻飘飘放过了。他说:“如读《论语》,旧时未读时是这个人,及读了后又只是这个人,便是不曾读也。”(《二程集》)徐阶在《王文成公全书》序中指出:“凡读书者,以身践之,则书与我为一;以言视之,则判然二耳。《论语》之为书,世未尝有不读,然而一贯之唯,自曾子以后无所闻焉。岂以言视之过乎?自公‘致良知’之说兴,士之获闻者众矣,其果能自致其良知,卓然践之以身否也?夫能践之以身,则于公所垂训,诵其一言而已足,参诸《传习录》而已繁。否则,虽尽读公之书,无益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而我们这里所说的“以身体道”的“道”,则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指24个字的价值理念及其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 2.“以身体道”的特征 第一,主体性。“以身体道”的“身”,是“己”,也就是主体。回答的是“体道”的主体,即谁来体道的问题。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行仁义是人之由己的事,不能由他人替代。孟子也明确指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强加给自己的,而是自己需要的,决定权在自己,不必凭借外力。儒家“求在我者”的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主体是人,“体”道的“体”强调主体自己去体验、体悟、体贴、体证,任何人无法代替。这说明,将人“体道”的积极性、能动性调动起来是关键。 第二,个体性。“以身体道”的“身”,是千差万别的,儒家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概念“独”来表示,如“独行”“独其心”“良知即独知”“慎独”“独则形”“不独则不形”等都意在强调作为个体的人,其内心生活是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正是每个人的“独行”“独立”才构成纷繁复杂的社会。《礼记·中庸》中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里所说的“诚”是一个标志人性或人的存在价值实现的概念。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或价值观,一定会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孔子用“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天下”说明了通过“己”的形象来感动化育他人的道理。由此可见,个体性的修己、慎独,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德性。修身是个体的事情,不能替代。 第三,共通性。“以身体道”的“身”,虽是单个的人,但这里所说的人并不是完全与世隔绝的人。不同的人能体悟到同样的道,说明人具有共通性。李景林指出:“‘独’之真实的价值实现,首先要求独特性的个体性表现,但它内在保有‘通’性,使它非脱离开它的具体社会生活情景的抽象的‘单子’,相反,它要在具体的历史性中达到其独特性和超越性的双重实现。”[3]185“儒家的所谓‘独’,乃是一种人的内在性、独特性和个体性的实现;但它不是一个孤立、抽象实体性的,或完全脱离普遍性规定的感性情欲化了的个体,而是一个处于‘创造性转化’历程中的开放系统。”[3]197荀子指出:“千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荀子·不苟》)人之心、人之情、人之理是相通的,因此可谓人同此心、人同此情、人同此理。如此推论,千千万万的人之心、人之情、人之理,就是一人之心、一人之情、一人之理。“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荀子·不苟》),即治理偌大的四海之内的民众,其实好像是在治理、使唤一人。在荀子看来,“圣人何以不欺?曰: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荀子·非相》)正因为人性的普遍性,人们之间才会有共同的情感,才能沟通、感通,才会取得共识,达成一致的行动。不仅如此,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集》)天、地、人都是相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是贯通的。《庄子·齐物论》也讲“道通为一”。道是最高的抽象,它必然是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