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1)01-0202-0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命脉。找出制约的因素,厘清发展的思路,既是德育方法发展的需要,又是德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从问题着眼,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比较切合实际地提出创新德育方法的基本思考,以求同仁的探讨和切磋,并以此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性。 德育方法创新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方法创新研究属于德育方法论的研究。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德育的战略构想、基本原则、基本思路、方式方法、实施载体等,从对象定位、成果形式和功能效应上看,方法论是介于一般学术理论和实践操作之间的中间环节。 德育方法研究的中介地位,决定了德育方法创新在学科体系中具有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德育学科研究体系来看,德育方法创新研究对于德育的第三层面——实践操作,具有直接的和具体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德育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成果是十分具体、个案的,而做好一些实践操作层面的具体工作,并不需要掌握高深抽象尖端的理论,除了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以外,从一定意义上讲,所需要的是与之相关的具体的原则、思路、基本对策等方法论方面的具体指导。德育方法创新的重要成果的运用,必将推动德育学科的发展和直接为德育带来显著的实效。 德育方法创新研究可以带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德育基础理论向现实德育效果的转化。德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一般要经过方法论这一中介环节,才可能转化为德育的实际效果。当然,理论与方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大都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即它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转化为某种方法,而方法除了来源于实践的需要以外,还直接来源于所需的理论。尤其是在新世纪,由于价值的多元化,德育方法的存在将越来越孵化和创生于理论。因此,加强德育方法创新的研究,不但能够加快德育基础理论向现实发展效应的转化,而且能够为直接关注现实提供问题、材料和要求,促进德育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 总之,在德育研究体系中,德育方法创新研究,处于关键的中介地位、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从目前德育研究人员组成来看,一是各类高校和研究单位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二是在各个单位或组织中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实践工作者。前者多是研究基础理论问题,后者多是研究实践操作层面问题。尽管在我国的德育方法论中,早有前辈的引领,但从中介的角度去认识德育研究体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进行专门的创新性研究,并不多见,只是散见于书中的部分章节和一般性的论文。可以说,德育方法创新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样的情况,可能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可喜的基础研究成果不能向现实的效应转化,造成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德育实践操作层面缺乏具体有效的思想指导和方法支持。由此看来,要形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加速的良性循环机制和促进德育的发展,就必须合理配置基础理论、方法论和实践操作三种资源之间的相互衔接、匹配和协同,其中德育方法创新研究尤其重要。 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 分析德育方法的创新思路,旨在探讨和研究创新方法实现的最大可能性。笔者认为,创新有三个突破口,即改变思维方式,在新形势下思考问题;提升理论素养,学理性思考问题;走出国门,开放性眼光思考问题。 1.改变思维方式,在新形势下思考问题 “思维方式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思维主体在先前的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按照自身特定的知识、观念、语言、情感与意志、个性倾向等,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并形成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硬核’。”①所以,改变思维方式,在新形势下思考问题,就是要在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的前提下,从聚合性思维走向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思考所面对的现实情况的教育方法。不拘泥于形式,不固守于传统,从人性化和实效性出发,认识新形势、新问题,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以求方法的有用性和教育的实效性。 当今世界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出现,随之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入世后,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多变、复杂,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思考问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以一种新的认识角度,审视现实的社会问题,以此丰富德育方法的内涵,因此,德育方法需要创新。 新时期的德育方法需要在继承和借鉴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和德育方法的同时,对此进行现代主义的诠释,以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实现“史今相和”,实现德育方法的创新。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主张在“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所以,我们在对德育方法进行创新时,既要注重从聚合性思维(收敛式思维)走向发散性思维,还要在他们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即“必要的张力”,避免出现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蔓延的状况,实现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现实问题和情况。同时,还要从人性化和实效性的视角出发,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体现人的发展,体现人既是德育的中心,又是德育的目的,所以,德育方法要注重以“人”为本,在具体操作中即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以往的单向说教、简单灌输、刻板论理,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双主体甚至是多主体,从而构建起以“学生”为本,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机制,“唤起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发挥个体的主体能力、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②。从而实现在新形势下,用新思维、新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新问题,实现德育方法的有用性和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