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非常重视运用这一原理,形成了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几年来,在中央正确领导、科学部署和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全党掀起了理论学习的热潮。理论学习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极大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同时也要看到,理论武装工作也存在着不足和薄弱环节。目前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对理论武装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主动性不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提倡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每个人都能“左右”自己。“灌输论”过时了。我们认为这种主张市场经济排斥理论灌输的观点是错误和有害的。重要的问题是,必须搞清楚市场经济与理论灌输的关系,以提高人们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灌输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灌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寻求思想理论的支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理论灌输与市场经济具有更为直接的关联。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政治思想和理论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中占核心地位的东西,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腐朽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任何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对意识形态的占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努力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理论灌输给每个社会成员。马克思曾经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包含着内容十分丰富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给予实践以巨大的指导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这一理论的正确指导,这已为实践所证明。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用今天的眼光看,思想理论对社会经济不仅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且它本身又具有经济的功能。即它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已被看成是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相提并论的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基石之一。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协调、整合功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稳定,除了依靠法律、制度控制人的行为外,还需要用思想道德来规范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所无法问津的“真空”领域,需要创设一套合理的观念系统来证明制度和法律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将其灌输给社会个体,以使其自觉遵循。所以,思想理论的灌输是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今天,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精神支柱,一个五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才会有更加坚强的战斗力,一个有十二亿人口的大国才会有更加强大的凝聚力。第二,促使经济行为规范化。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有关价值、质量、品种、交易伙伴及供求双方可能的搭配等方面的情况难以预测清楚,容易产生欺诈行为,破坏经济有序运行。而思想理论灌输就能把诚实、公正、信用等观念灌输给人们,使人们的市场行为受到制约和调节。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是与当时人们信仰一种宗教伦理精神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提倡人们努力工作,节俭,讲信用等。日本许多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度,为什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经久不衰,这与他们注重企业精神的灌输是分不开的。因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理论灌输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正因为如此,现代资产阶级十分重视对雇佣工人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尽管他们的目的与我们不同,但这给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三,激励和约束作用。表现为通过改变经济主体的观念系统、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来改变其经济行为。它并不强制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但价值观念的诱导,促使人们自觉作出选择。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理论灌输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是疏远了,反而是更加接近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还具有特殊性。坚持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必然是由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开创阶段、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小生产习惯观念还大量存在,人们对市场经济知识及市场运作还不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从而为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提供更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经济对思想观念具有双重影响,其正面影响需要在理论指导下加以培育和发展,其负面影响需要用理论加以引导和克服 改革开放16年来,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也对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我们高兴地看到,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开拓创新精神日益增强,精神风貌、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在滋长蔓延,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了阴暗面,社会治安有所恶化,封建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文化不断泛滥,毒害青少年。显而易见,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精神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尽管其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其负面效应却不容忽视,它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非常忧虑的大问题。 市场经济对思想观念的双重影响,主要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市场经济一方面是有规则的,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带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投机性,这导致了经济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并造成思想观念上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对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效应,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为市场活动中的个体所实现。它需要在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加以培育、提炼和升华,并被广泛地用以改造社会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这就为理论灌输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引导观念变革,弘扬经济和社会变革中蕴藏的时代精神,帮助人们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新思想、新风尚,从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占据主动,获得自由。市场经济对思想观念的消极效应,也不是自然而然地消亡的。这就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向社会成员灌输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弘扬正气,净化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思想理论的灌输当然不是万能的,但一旦被忽视和削弱,市场经济对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就会更大,坏的东西就愈演愈烈,毒害人民,危害社会。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