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6)11-0087-0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这30年,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深刻变化的30年,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改革的阶段,也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一门个别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发展到今天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社会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理念的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回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提出新的思考。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创建与发展背景 1987年2月,笔者在浙江大学首先开设了国内第一门“青年心理健康”选修课(后更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随后,一些学校也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至今笔者已在浙江大学连续开设此课30年,并对该课程进行了系统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不是偶然的。作为最早的课程建设的探索者,笔者曾经在开设这一课程10年后的1997年专门做过“本课程开设基于如下的思考”的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心理紧张性因素大量增加,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高校,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大量存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及国内同行的调查资料均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在20%~30%,并已明显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健康、成才,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亟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非智力因素对于大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命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影响甚至超过智力因素,它激励并制约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发挥,而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教育重青少年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训练的现象十分普遍,亟待调整。(3)现代教育的人本化更加强调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当前学校教育强调为经济、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是必要的,但因此而忽视为人本身的发展,忽视人性教育,则是教育的失误。(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优化学校德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1]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它所开展的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此前人们(包括笔者在内)对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之前开展的一系列科普活动以及随后出版、印刷的一些读物启发了我们,给予我们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与此同时,社会和高校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也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呼声也很高。笔者当时在德育教研室,之所以想到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的,是“思想品德课”(即现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可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产物。在此后的发展中,总的来说,无论是课程管理的部门(起初多数是德育教研室、社科部,后来多数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学生处等),还是教育主管的部门(如教育部思政司,各省市的宣教处、政教处、学工处等),抑或是课程性质的定位,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然也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定位。它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服务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目标。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轨迹与经验 30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粗略地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修课初创阶段(1987-2000年)。此时是少部分学校自发开设的、小范围内的选修课。 第二阶段:选修课发展阶段(2001-2011年)。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特别是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再次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在这些专项文件精神的鼓舞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日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并开始引导和支持高校开设选修课,于是开设选修课的学校越来越多,开课的班级数也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