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系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全面提出了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刻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认真实践《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和举措,是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意见》明确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关系的问题。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知行统一,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贯穿于这些论述中的鲜明的主线,即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处理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德知并进,全面发展。 如何处置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如何认识并在实践中科学处置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和处置德育与智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关系到我们以怎样的思路加强和改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施、考核和评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意义重大。 然而在实践中,这又是一个往往被人们忽视的问题,不少人对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尚缺乏深刻的认识与自觉的把握。 由此,导致人们对这一关系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处置,尚存在一些模糊或不尽确当之处,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如,在这一问题上,有人在反对“智育化”的德育、“智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引导、培养、考察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实际行动与能力上下功夫,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教育价值,从而在实际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德育与智育人为地割裂开来;有人在思考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科学含量、提高学科化程度,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律性与价值指向性,同时也忽视了知识教育的思想教育价值。诸如此类的认识和做法,都在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在这一背景下,《意见》提出的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的要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那么,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要求的内在必然性?在实践中又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 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多项内容。思想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载体,可以通过具体分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各自与知识教育的关系而得出这一结论。 思想教育即教育者依据相应的教育目的、择用合宜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对相应思想理论的宣传、讲解。 这种形式可以多种方式出现,如向教育对象提出问题,引起教育对象的求知欲,然后进行相应深入的讲解;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相应社会现象进行评论,从而层层展开对相应思想理论的深入浅出的宣讲,并可开门见山地直接进入宣讲主题,对教育对象进行相应教育。但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宣传、讲解的性质不会变化,宣传、讲解作为思想教育的起点不会变化。 正是通过对相应思想理论的宣传、讲解,教育者确立了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基本联系,教育对象对作为教育内容的相应思想理论的理解、选择、内化并付诸实践才有了可能。就此而言,“知”为思想教育的活动的起点,引导教育对象对相应思想理论的“知”的发展,贯穿于思想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换言之,思想教育虽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认知性的教育、知识性的教育,但是思想教育丝毫不能摆脱认知性教育、知识性教育,认知性教育、知识性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本形式、基本载体、基本条件。 政治教育即教育者依据教育的目的、择用合宜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对象接受相应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掌握相应的政策,形成相应的政治素质的活动。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同样是教育者积极的、富有主导意义的引导、施教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从激发教育对象的政治情感出发,从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知识素养开始,也可以从引导教育对象的政治行为开始。但不论以何种形式开始,这一起点都必须包含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引导教育对象对自身以及自己所从属的团体的利益的感知或认识。利益总是现实的,没有切身的体验或实践,个体便无法深刻感知或认识自身的利益及自己所从属的团体的利益。因此,对于个体的政治素质而言进而对于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而言,引导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参与实际的政治生活、实际的政治斗争,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