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37(2012)02-0001-05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至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中央的推动之下,学者们开始高度关注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专门论述了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虽然这些成果对于如何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成果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没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何以要关注情感”进行研究之前,就直接研究“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从而使对策缺乏理论支持。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回头去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为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一、道德与情感联系紧密 要搞清楚大学生道德教育何以要关注情感,首先要从我们所要教育的内容—道德入手,考察道德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按照中国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魏英敏教授的理解,“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1]在这个界定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德不仅是一种规范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有关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的情感。实际上,将道德与情感联系起来,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就已经说过,“乃若其情,可以为善矣”。而在西方,休谟在《人性论》当中就论及了道德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后来亚当·斯密则专门著有《道德情感论》一书,对道德情感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从这些例子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道德与情感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已经是学术界一个普遍流行的观念,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不容置疑的,不过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二者之间到底有哪些联系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情感是道德的一个重要基础。道德的行为是一种善举,而这个善意的举动离不开善心的支持,而这个善心实际上就是一种包含道德情感的心灵。在孟子看来,这种道德的情感就是诸如“恻隐之心”之类“不忍人之心”,在亚当·斯密看来,就是对他人的同情(利他之心)。正是因为在“不忍人之心”或“同情”的作用之下,我们才采取了道德的行为,并因此而成为一个道德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道德情感,当我们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些凄惨场景的时候,我们都会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都会觉得于心不忍,就会忍不住去伸手相助。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2]。马克思说的是音乐,实际上道德也与此相似,如果我们没有这些道德的情感作为基础,如果我们是一个泯灭了一切道德情感的冷血动物,我们面对任何凄惨的场景,我们都能够从容地做到心如死水,那么,任何凄惨的场景都不能在我们的内心造成丝毫的道德冲动,促使我们去伸手帮助别人。 第二,道德行为的选择和判断离不开情感。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是否是道德的,不仅要看他的动机,也要看他的结果,就是要将动机与效果相统一进行评价。动机是观念,效果是现实,观念如何变为现实?这其间离不开行为,行为是联系动机与效果的纽带。这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真正成为道德人,不仅要有道德的观念,更要有道德的行为,否则他就是空想家、伪道学,而不会是一个道德的人。然而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情况纷繁复杂,当我们面对一些凄惨情景的时候,我们到底该如何决断呢?是帮还是不帮?是这样帮还是那样帮?当然,人们经常说要进行理性的选择,但是实际上,人在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物的同时,又是一个非理性的存在,人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而且这七情六欲往往对于我们的道德决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就是说的感情用事,而在道德行为的选择和判断中这种感情用事恰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会采取一些道德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受到了情感的指引,它使我们获得了情感满足,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心安”与“不安”,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悦”与“不悦”。在先秦时代,尽孝道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厚葬久丧,但是墨家认为这太过铺张浪费,主张薄葬并缩短服丧的时间,而这也影响了儒家的一些门生,从而对儒家的主张提出了批判。孔子对此的回答则是,“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居丧是一个道德的行为,而人们之所以会选择这个行为,认为这个行为是正确的,是因为这个行为让他们感到心安。实际上对于道德行为的选择与判断来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据就是情感,因为只有“心安”才能“理得”,“道德宁可以说是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3] 第三,道德规范的维持离不开情感。正是因为人类行为的选择经常受制于情感,而且情感本身也多种多样,既有利他这种道德的情感,又有自利这种非道德的情感甚至是贪欲这种不道德的情感,而且情感本身又因其复杂多变而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所以人类在根据情感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有时可能会选择道德的行为,但有时也会利欲熏心、一时冲动而选择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像在别人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会选择袖手旁观,甚至是落井下石,从而突破了道德底线,使得道德规范遭到破坏。道德规范该如何得到维持呢?虽然同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规范系统,但道德却不能像法律那样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来使自身贯彻执行,而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良心。而在这三者当中,最终发挥作用的还是内在的良心,因为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作为一种外在的制约最终要通过内在的良心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良心尽失,外在任何批评与指责他都会置若罔闻,那么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就无法使他重新回到道德轨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