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的结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根本保证,显示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坚定决心。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个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不可须臾离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赋于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这两者统一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这个特殊含义的实践是全国人民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力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作为这个实践活动的对象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客体;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依照主体的需要去改变客体存在的性质和状态,以期达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任务的完成。 “需要”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渴望,亦可称之为“欲”。它是极其主要的心理现象,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自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所以两位导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需要”区分为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三个层次;并指出:“需要”不是割裂的、孤立的,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各层次的“需要”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关于这个方面,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总之,“需要”就其本质而言,是主体预感到缺乏在头脑中形成的驱动反映,是维持身心状态与环境平衡寻求生存、享受、发展等良好条件的内在驱动力。高尚的行为来自崇高的需要,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花大的精力去仔细观察和研究人们形形色色的“需要”,提高人们“需要”的层次,拨动人们心灵深处的“需要”点去启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所谓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也是从“需要”的特性中派生出来的。 一是疏导原则。“需要”具有能动性,“需要”总是指向特定的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渴求,总有特定的对象。离开特定的对象的需要,就无从观察和研究人的需要。纵观人类历史,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更好生活的需要,即在种种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强有力的推动下,在不断提高生产力和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就个体的人而言,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受“需要”驱使推动。心理学中的新行为主义学派采用公式“S—O—R”来揭示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内外因交互使用的反应:其中“S”表示外界的刺激,“O”是中介变因即头脑中发生的心理反映活动,“R”是外部行为活动的表现。公式说明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外界的刺激和内力的驱动。显见的事例:见到有人落水,生命垂危之际,有的奋不顾身参与抢救,有的却袖手旁观看“热闹”,而有的竟“混水摸鱼”偷窃钱财……。同一个外界刺激“S”,却导致了行为“R”种种不同的表现。这足以证明由需要引起动机,由动机支配行为是人们行为表现的一条客观规律。 生命离不开“需要”,“需要”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人的行为都来自相应的“需要”。当然,“需要”的驱动作用具有双重性,既可以驱动人去干好事,也可以驱动人去干坏事。正因为如此,决不能用“禁欲”、“灭欲”的手段去堵塞人们“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疏导原则简单的可用公式:“激发—节制—诱导”加以表示,就是说要用“需”诱导,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多引导,多抓积极因素,启发人们独立思考和自我数育,激发人们正当而合理的“需要”,使之成为提高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其次是节制人们不合理的“需要”,降低一时尚不具备满足条件的那些“需要”的强度,堵截和防范其反常和不合法的“需要”;最后强调发挥人们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明辨是非,端正方向,把利己性的“需要”诱导提高到为人民、为集体、为国家的思想境界上来,消除因长期欲求而不能满足的挫折心理,把人们心底里埋藏的积极性发掘出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 二是感化原则。“需要”具有周期性,人的需要决非因其获得满足而终止,不少需要是周而复始地呈现出周期性,是螺旋式地上升的。在现实生活中,对任何人来说,“需要”的满足总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满足则是永恒的、绝对的。并应指出,后续出现的“需要”,往往在量上要求越来越丰富多彩,在质上要求越来越深刻越新颖。它既能推动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改进生活条件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从一个阶段提高到一个更新的阶段,正是它使蒸气机的火车发展到内燃机直到电气……。与此相伴的是使人的能力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但又必须抑制它所潜在着的消极作用。客观事实证明: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如果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不注重自身世界观改造,那么,一些人极有可能沦丧为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成为社会主义四化事业发展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