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作为中国革命的一段艰难历程,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然而,南泥湾精神却依然熠熠生辉,代代相传。它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精神,是无形的,但非虚幻。它既然是意识的反映,就必有其具体的内涵。南泥湾精神同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及自身的特征。那就是: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的实干精神,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一、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归根到底是革命的自觉性,是革命觉悟的内在表现。在延安,我军干部战士的高度革命自觉性,既是南泥湾精神的重要源泉,也是它的深层表现。实践证明,人们的盲目行动,只能产生出一时的冲动,不会有革命精神的持久爆发。只有当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而奋斗,什么是自己的真正利益;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目标;认识到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认识到面对的困难和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才能迸发出巨大的革命热情。参加延安大生产的广大干部战士正是这样的,三五九旅的官兵更是如此。毛泽东同志曾经高度赞扬了这支部队在南泥湾大生产中的积极性和巨大成绩,高度评价了干部战士的革命自觉性。指出:这种成绩是依靠了什么才达到的呢?是依靠干部们的积极领导与战士们的劳动热情才达到的。干部是自觉地为克服革命过程中的困难而去积极地指导生产运动的。战士们也是自觉地为了克服革命过程中的困难而去参加生产劳动的。没有这两种人的自觉性,没有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工作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什么无聊的事业,而是为了神圣的革命需要,假如他们没有这种感觉,那末是无法完成这种艰苦的生产任务的。假如他们感觉自己是被雇佣的一分子,假如他们感觉从事生产是与他们自己的利益无关的,是与共同的革命事业无关的,那末,这种生产任务是无法完成的。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南泥湾精神的本质。 二、自力更生的实干精神。 有了革命精神,还必须有实干精神,在陕甘宁边区处于困难时,毛泽东同志正是这样告诫全党、全军的。他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阐明了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从古以来的人类究竟是怎样生活着的呢?还不是自己动手活下去的么?”“我们考察一下从古代的人类到今天的贫农,他们之所以能够活下去,并且活得同野兽不同的原因,无非就是他们有两只手,并且将手接长起来——拿着工具。我们再考查一下我们自己,原来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两只手,我们也可以将手接长起来——拿着工具。”[①]这种生动而深刻的分析使参加大生产的军民确信一切经济困难都能解决,其神功妙法就是“自己动手”。当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及党政机关,都亲自参加生产,并在政府和军队中形成了一种自己动手的实干之风。 自力更生,是大生产运动的思想基础,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1940年,当解放区面临巨大的财政供给困难时,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光辉思想。这年的七月七日,党中央在《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政策的决定》的第二部分即明确提出:要强调自力更生,并要求“宣传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民众自力更生的模范事例”。在当时,强调自力更生,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和意义:一是不要依靠国民党政府给我方抗日经费和物资供应;二是不要把单位的财政供给责任全交给上级领导机关;三是不要把军队的给养任务全压在老百姓肩上。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军队自己供给;这一个创造,对于我们的民族解放事业,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②]南泥湾乃至整个延安的大生产运动,都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发动起来并广泛开展的。 三、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 发展生产,厉行节约,是边区克服严重物质匮乏和财政困难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当时,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节约被提到了与生产并重的位置。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节约经费、紧缩开支的措施,其中包括精兵简政这样根本性的决策。这是在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克服财政经济困难和休养生息民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并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减少消费性开支,克服“鱼大水小”的矛盾。此外,党政机关及军队,处处精打细算,点滴节约经费,反对贪污浪费。例如1942年,部队垦荒虽已获得丰收,粮菜都能自给,但仍吃“八宝饭”(为节约粮食蒸饭时将瓜、菜、山药蛋及其它杂粮掺和在内),王震旅长还向全旅发出了“生产要多,消费要省”的号召,提出“富日子也要当穷日子过”。这样不但直接给财政以好的影响,而且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这种节约为民,自讨苦吃的思想行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奉献精神。 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是指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尽全力去达到目标的意志状态,是指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是指人们在改变现状,开创未来的过程中,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思想品格。因而,它是创业必备的精神状态。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这种精神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突出地表现为:一是把困难踩在脚下,自觉作出牺牲,不怨、不等、不靠,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在艰苦中抗争,以奋斗求生存。二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面战斗,一面生产,顶着双重压力,完成双重任务,正如当时流行的歌曲所唱:“一把锄头一枝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三是立足当时,着眼未来,把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与发展边区经济统一起来,提出“为了抗日和建国的需要”而艰苦创业的思想,并积极发展公营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给边区经济打基础,给建设新中国打基础,其创业思想和创业精神,是明确而显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