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当前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加强做人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做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客体的关系”,[1]即做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教育问题。 一 价值观是人们有关价值的观念系统。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某种有用性,即客体的属性、结构对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意义。[2]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由此可知:第一,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第二,价值的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主体的需要;第三,主体的需要与否有赖于客体的属性、结构对主体的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在不断的认识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认知和评价客观事物,或通过受教育、观察学习等方式,经过价值判断、评价、选择等环节,将社会的价值意识逐步内化而形成的,它受社会文化和个体心理、知识水平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也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更深刻的思考,从而使其价值观趋于稳定和成熟。 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大学生一般正处在青年中期,其自我意识正迅速发展并且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特点及结果的感受、体验和领悟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主体意识大为增强。他们强烈的独立和成人的愿望、较高的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我和客观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但同时由于他们辩证思维能力的不足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又往往使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具有局限性,并且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 就现在的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其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以及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分依赖,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更多的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存在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仿徨感。同时,我们又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化的年代,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多元化和多样性。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社会价值观念形态,家庭经济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在认识自我和认识客观事物中充满了矛盾和问题。 二 通过近年来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所做的调查进行分析,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变化有三个特点:一是价值评价由集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二是价值判断的标准由理想主义向功利化和实用化转变,三是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价值观作为一个观念系统,与人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有关。具体到在校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价值观念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及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显示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评价;对我国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法轮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表示出很大的认同和支持。这表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念的主流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在政治认识上还比较肤浅,并且带有较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有些同学看待政治和社会问题,往往从个人及家庭的利益出发,从个人感受到的实际利益去评判、去思考,对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件与问题漠不关心,对学习政治理论一类的课程积极性不高,表现出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二)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价值观念是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利益关系在此表现得更为突出。值得肯定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正确的。比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45%的同学支持“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与集体的利益”,有多于30%的同学认为“奉献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其决定性因素的选择依次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格是否高尚”、“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个人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同时,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道德观念中的表现也较为明显:有近20%的同学支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有4~8%的同学支持“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的观点,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金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生活是否舒服、潇洒”。 (三)成才价值观念 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成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要求学习的内容较为广泛,不仅包括科技文化知识,还包括工作能力、处世经验,等等。他们对学习方法更为关注,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为迫切。这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能够把学习与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心理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