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2)10-0030-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研究者、传播者、践行者。高水平大学更应成为研究、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与示范。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传播与践行,是当前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长期战略任务。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大学应该做到在大学文化建设上坚守核心价值,在发挥大学功能中建设核心价值,在文化育人理念下培育核心价值。 一、在大学文化建设上坚守核心价值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1]建设高水平大学包含着诸多层面,从思想文化层面讲,就是要高标准、高品位、严要求,始终把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精神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1.高水平大学的根本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高水平大学当然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之所以不同于政府、企业和一般的科研机构,就是因为大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质、精神气质。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我们办大学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2.从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重新审视办学理念 大学办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它的目的问题,即它是为什么、为谁服务的问题。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办学理念,要在大学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上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来评判高水平大学的价值得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注重大学思想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到“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规划中,构建以坚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的文化发展战略。只有不断研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3.高水平大学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与表率 高水平大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占领价值引领制高点的重要场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高水平大学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先锋与表率作用。首先,高水平大学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楷模,要努力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及有深厚马克思主义学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家、学术大师和文化大师。其次,高水平大学要在塑造与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第三,高水平大学要真正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爱国主义追求与改革创新精神的先锋作用。第四,高水平大学要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问题。高水平大学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努力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西方社会,尽管自由主义占据主流,但仍然有大批知名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比如牛津大学教授特里·伊格尔顿针对当前西方社会十个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反驳,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生命力作出了有力辩护。[2]虽然他的观点我们不能完全赞成,但他的理论勇气可敬可佩。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更应该造就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社会影响卓著、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二、在发挥大学功能中建设核心价值 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要在文化精神上成为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而且更要立足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从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层面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功能发挥的各个领域。 1.在人才培养上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采取各种途径、方式与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形成科学分析世界、认识社会的思维方式与基本方法。应该特别注重大学生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大学生个体品德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形成个体道德修养的自觉意识,形成道德自律的习惯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