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坚持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现代价值观原点问题的答案 ●陶行知所阐述的“真善美”与现代教育关于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是相一致的。它不但关注个体的发展,并且着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符合现代人生观的要求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过程中坚持的“教学做合一”,为提升现代道德和精神作了杰出的贡献 “检讨过去,把握现实,创造未来”。(注:《陶行知全集》第4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页)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警句名言。20世纪上半期,陶行知一方面批判继承了我国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不断进行回眸和前瞻,创立起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德育思想理论。这是他贯穿于整个生活教育过程并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内容丰富,原则和方法独特,不仅在我国现代教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德育的改革与创新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相结合是现代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发展个性和实现社会化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思想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就我国现当代的德育工作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往往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把实现社会化看作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把发展个性视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要求青年做到“无私”、“忘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国突破了原来的思想禁区,认为发展商品经济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我国经济体制的这一变革,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变化。人们关心生产、追求物质利益,甚至为赚钱而不惜损害他人及公共的利益。上述两种价值取向,两种价值观念,使我国当代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学校教育既不能像过去那样否定物质利益和个人需要,又必须引导他们不仅仅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他人,注重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利益。因此,如何把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需要与精神方面的需要结合起来,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利害关系,说到底就是如何看待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的关系,这是我们现代德育工作值得深思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的关系问题上,陶行知基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和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深层次思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现代价值观原点问题的答案。他坚持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观,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中国现代德育的价值观。他认为,我国古代以社会为本位来处理人的道德修养,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其结果必然造成对合理的个人利益的侵害,对个性发展的窒息。因此他批判旧式的封建教育是“以天理压迫人欲”(注:《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使人变成工具,尽失独立人格,从而使人的才能、志向得不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的德育则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截然不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决定它片面突出了人的个性,将其变为社会的对立物和他人的对立物,形成以个性为本位的道德教育观。因此他又排除西方人本主义不良因素的影响,明确提出了“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教育任务,并且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化,不仅不与人的个性发展矛盾,而且“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所必需。”(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9页) 陶行知把人的个性发展与实现社会化相结合看作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类交往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现实生活对国家、集体的综合实力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理性必须指向未来,道德必须考虑社会,纪律必须顾及他人,文化必须善于创造。不管做人或是做事都需要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陶行知强调实现人的社会化,要求人们不仅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本领,更要修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德。在人才培养上,反对培养“人上人”,主张培养“人中人”;在价值观念上,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文化为公,知识为公”,把个人从属于社会,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些观点与当今全球化时代公民应具备为全球利益和人类生存的类意识和类观念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当然,陶行知强调实现人的社会化,并非否定发展人的个性,而是认为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练好本领,更好地为老百姓谋福利,为整个国家民族谋幸福。这样的主张又符合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的需要。因此,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相结合,这是现代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二、真善美是现代人生观的最高境界 真善美是陶行知执著追求的德育目标,也是人类社会伦理生活的永恒主题。现代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的人。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中,明确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国际教育委员会也曾对21世纪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这些培养目标不难看出,现代教育蕴含着现代人生观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愿望。 求真、求善、求美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真谛。在陶行知看来,“真善美”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它在道德教育中有着深刻的涵义。所谓“真”,一是指教育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另一是指教育对象“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善”,是指“智仁勇”,即我国古代提倡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德精神,在当时主要体现在觉悟、联合、争取民族大众的解放的大众道德。所谓“美”,是指“真人”的内在要求,即建筑这样的人格长城:自尊、自立、自强。在真、善、美三者之中,“真”是根本,是核心,由真而善,则真而美。因此,陶行知主张德育工作要教育学生在学问上、政治上刻意追求真理,使他们的个性更趋完善。在教育内容上,以真理育人;在教育态度上,以真诚育人;在教育主体上,以真人育人。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在灵魂深处“建筑人格长城”,达到个人完满发展的重要标的。他还要求学生把从传统文化嬗变而来的“智仁勇”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同人民大众利益结合起来,了解社会,热诚为社会大众服务,勇于牺牲自我。处世应变必须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不管处在任何环境里,都必须抱有坚强的人格,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更要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注:《陶行知全集》第5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65页)相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