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教育理论界比较流行的对德育的界定是: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这种对德育功能的理解和认识明显地注重其“外适性”,即德育对象对外在要求的适应,而忽视其“内适性”,也就是个体自身的享用性功能——满足个体发展需要。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的大学德育,很明显地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没有注重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根本问题在于德育主体价值的丧失,以往德育狭隘的实用化倾向使德育政治化、工具化,使德育偏离培养人的“目的合理性价值”,片面强调适应性,忽视主体性,把受教育者变成纯粹的教育客体,使之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培养德育的主体,强调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外部条件,但却不可“代替”学生去发展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在他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改造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进行德育的创新,不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创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为德育之主体。 一、以学生为德育主体是德育的内在本质及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时深刻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马克思不仅把人的活动理解为改造世界,而且理解为改造人自身。人高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正是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客观加以认识和改造,人是自身及其全面发展的主体,这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是我们确立德育主体的哲学基础。 鲁洁教授认为,“德育发展到最后就是信仰教育。”(注:2001年3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演讲)其意义在于:德育不只是一种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某些素质和某些教育影响,也就是说,德育作为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有目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学生经过如皮亚杰所说的同化、顺应、平衡等方式,实现德育由“知道”到“内化”再到“体道”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体道才是最重要的,内化最为关键。德育必须经过个体内心、配合个体自觉行为的转化来完成,同时,德育本身是一种灌注着和体现着人的理想的活动,它本身就有一种令人激动的理想性质,如果不带有超越现实的目标,不具有对现实的批判性,而是训练学生顺应和接纳现实的一切方面,那么它便丧失了它本应具有的拓展人的心灵空间,批判性地发展知识并引导人自身的社会进步的功能。 鲁洁教授又指出:“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的、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去失了它的主要内涵,失去了它的对象和归宿。”(注:2001年3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演讲)所以教师的教对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只能起到指导、激励和帮助作用,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外在条件。教的作用不可能不经由学生的主动活动而直接造成身心发展的效果[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选择了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或特点的文化成果,表现为教师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种文化环境。也就是说教育所面对的,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而是人创造的文化世界,学生作用于社会文化并将其内化到自我的文化心智结构中,形成学生自我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结果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他人的发展,这也正体现了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人只有认识着、实践着,并且这种认识与实践是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的有目的的活动时才是主体。”[4]如果否认学生的主体性,那教育就成为教师的而不是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的发展,便成了教师的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这显然不符合实践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实践和逻辑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就个别人来说,他的一切活动,都要经过他的头脑,一定要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的行动起步[5]。 二、以学生为德育的主体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当前高校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取代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利益分配沿着竞争规律流动,社会成员的利益在调节分化。在利益驱动下,不同利益主体,不可能会有完全相同的社会价值选择。首先,人必须面对多元的价值选择和行动选择,这对德育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市场经济不仅在经济上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而且从观念上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强化,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存在、价值、尊严、力量的一种确认。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人们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等一系列新观念迅速勃兴,同时,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强调个体的自主性经济,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变革必然要突出人的问题一样,人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的进程……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再次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主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