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讲利益效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经济工作的组成部分也理应如此。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对利益手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估计不足,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效益的评价缺乏科学性,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鉴于利益和效益问题在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个人将在文中略谈浅见。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利益原则 坚持利益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利益原则。首先,个人认为利益原则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之一。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们的思想活动,出发点往往是利益。譬如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让群众了解自己的利益处境和利益要求,然后提出政治口号,发动群众,开展思想工作。其次,利益原则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归宿点之一。思想政治工作最后达到的结果应包括让工作对象从思想政治工作中获得实惠,从而在现实工作中内化为一种力量,获得现实利益。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将是空的,比如文化大革命中,天天搞政治运动,结果群众得到实惠越来越少,思想觉悟越来越低,最后导致田野荒芜,工厂倒闭,人心维危。再次,利益原则应贯串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常用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手段。正是这种激励手段才使思想政治工作前的预定利益在经过思想政治工作后变成现实利益。最后,思想政治工作能促成人们对利益关系的认定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利益的关系按层次之分有四种观点:(1)追求个人利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2)追求个人利益,但不损坏集体和国家利益。(3)既要保证集体和国家利益,又要获得个人利益。(4)牺牲个人利益,保证集体和国家利益。一个人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可能认定某种利益关系,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后有可能使其原有的利益观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效益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同其它社会工作一样,都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比较问题,即效益。效益标准是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尺度之一。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各种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活动都整合在经济活动之中,成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投入、产出的关系是评价经济活动的最佳参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受经济规律支配。因此,效益也是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标准。过去人们评价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么以投入的多少为标准局限于教育的次数、简报的份数、学文件的篇数、受教育的人数来衡量,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结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假”、“大”、“空”;要么以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一些表面效果为标准,忽视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和物力,结果形成政治第一,政治挂帅,政治冲击生产。 思想政治工作与其它社会工作又有不同的一面。它的对象是人,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科学的理论、进步的思想,达到的结果是思想、认识能力的提高。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与其它活动的效益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隐晦性,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显现现来。也就是说,只有受教育者把自己所受的教育内化在自己本职工作中才能使效益醒目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是即显的,有时遇到机会才能显现,有时通过比较才能显现。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具有无价性。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即世界观、人生观、阶级立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等问题。对工作对象时常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短则管几年长则管一生,所以不能用简单的货币价值来衡量。第三,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辐射效应,它随着工作对象的相互作用,向外扩散,表彰一个人鼓励一大片,批评一个人教育一大帮。 对具体的某类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应如何估价其效益呢?我们认为应在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基础上,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衡量。 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要素投入的总和。物质性的投入主要指: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数量、人员层次;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量,包括专职、非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自己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时数;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可量化为资金的数量,包括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设备投入、开会、进修、邀人讲演等的费用。精神性投入主要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包括政治觉悟、思想成貌、道德修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包括工作方式、工作语言、工作情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产出包括物质性和精神性两类。前者指经济状况的改变,包括生产效益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善等;后者指工作对象素质的变化,包括思想觉悟、业务能力的提高。这种变化主要通过思想工作前后期的比较得出。投入和产出的物质方面是实在的、可量化的,但精神方面难以量化,只能定性说明。通过对物质方面的量化研究和精神方面的定性比较,我们才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作出综合评估。 三、贯彻利益原则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益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投入多并非产出多、效益好,投入少并非产出少、效益差。关键是工作对象是否肯定了这种投入,是否从其投入中获得了能量,发生了能级的跃迁。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和产出合理,从而产生高效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