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就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德育改革的深化,在这一问题上的“等同论”、“冲击论”、“取消论”或“代替论”的观点逐渐被摒弃,人们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然而迄今为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问题,如二者结合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仍然还是不甚明确且亟待解决。因此,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再认识是完全必要的。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必然的 一方面,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理由是:其一,传统德育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化”倾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德育事实上忽视了学生道德心理的培养,过于说教和灌输,致使德育效果欠佳。德育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德育的绩效取决于道德内化程度,而道德内化是道德教育信息通过个体心理素质,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道德形成的内化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及性格等心理素质是内化的决策性机关和重要的调控器。因此,将新的道德要求变成主体的品德和行为,还得靠心理素质的调节才能完成。这种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育,不是靠德育自身,而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承担的。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地实施德育准备了基础。其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所需要的目标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德育能够完全解决的,这迫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不能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德育的不足。例如,对于“如何适应”、“如何调控自己”等等每天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甚至困扰学生,德育很少过问,而这些问题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事实上,现代德育也必须同时关心这些问题,否则就没有出路。德育的改革及其成效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德育的目标,并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德育的“导引”和“参与”。理由是:其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德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大德育观念的层面对育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也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对德育规定了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显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在大德育背景下的一种教育活动,其目标和内容虽有其独特之功能,但都是为了落实和服务于大德育,因此在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上不能背离德育的方向。其二,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从心理健康的结构观点来说,心理机能的发挥无疑受主体更为内在的隐性的思想意识所制约,如个体对社会的意识,个体对群体的意识,个体对自身的意识等,而这些意识又受制于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观念明确、能身体力行而又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总则。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实践已经证明价值观问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手段与促进途径,德育的“参与”乃至“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不能结合?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我们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完全可行的。理由是: 其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对独立,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众所周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具体目标、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二者不能相互替代。正因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并列关系,我们才有论述二者的双向结合的前提。一句话,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对学生素质全面培养不可缺少的基础。 其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也不是“等圆”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1)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在具体目标上有所不同,但在教育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都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四个层次进行的,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宗旨的。(2)内容上相互交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狭义的道德教育方面,在一些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在社会公德的教育上,在确立人生观、寻找人生意义等方面,存在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3)工作方式上密不可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方式上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才能排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实际上就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又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的。(4)类似的教育途径。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操作途径上,都要通过课程、学科渗透、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学校配合等进行实施。因此,虽然两种教育在操作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具有共通的运行“模式”。(5)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一种教育活动,都是一个教育过程,因此两种教育要取得实效,要完成各自的任务,无疑都需要遵循共同的教育规律。譬如,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坚持教育性,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的发展,正面教育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开展,等等。可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某种一致性或交叉重叠性。这种内在的联系就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 其三,实践证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完全可行的。无论是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实践,还是心理辅导与咨询中“价值参与”的临床实践,抑或是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实现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课程实践,都已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也是富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