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4)12-0005-05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不仅清晰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且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之间的内在逻辑。 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以及怎么建设 (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目标。 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想法是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高度工业化就意味着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1954年,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在毛泽东设想的基础上,1960年1月4日,周恩来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即要实现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和现代化国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成一个既富又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我们党致力于探索更加科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党的十三大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目标。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把奋斗目标进一步丰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给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文明大国,建设一个人们拥有美好生活的东方大国,建设一个能够引领时代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建设一个具有昂扬向上风貌的社会主义大国。 (二)怎么建设 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使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着更高水平迈进,是我们始终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为实现富强的中国筑牢物质基础。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又要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遵循自然界渐进式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自然界飞跃式发展的规律;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律。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要保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熨平经济周期”,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当前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要使财政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就要在机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上着力: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好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的同时,推动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二,丰富民主形式,在发展选举民主的同时,发展好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要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要深入进行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除此之外,还要探索治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等形式。第三,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