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针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评价,又是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关系至为密切,这是由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和利益,培养为本阶级服务的人才,总是要根据自己的政治主张、经济要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提出教育的目的,虽然历史上曾有不少教育家、思想家提出过自己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但实质上仍然不过是提出了他们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教育目的。由于统治阶级掌握了教育的领导权,在他们的控制和监督下,教育只能成为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和利益的工具。例如,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和孟子都提出过培养“君子”和感化“小民”的教育目的。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业特点表述得更加明确。可见教师从来就不是只管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在这里“授业”、“解惑”是和“传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其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自有其特定的含义。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改变了在旧的教育制度下劳动人民被愚弄、被压迫的地位,使劳动人民开始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为适应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需要,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也必然要提出自己的要求。人民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应该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服务。 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各门学科都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一定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科学知识本身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知识可以改变人、培养人;另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一定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和情感灌输给学生,这是为教学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客观规律。譬如,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语文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一篇作品总有其鲜明的主题,学生的习作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教师在分析文章、指导和批阅作文过程中,总是要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个人的思想倾向,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历史课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数理化生物等自然学科,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论的教育,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的重大科技发明与创造和我国劳动人民为此做出的杰出贡献,引导学生肯于钻研,勇于探求真理,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由此看来,掌握和利用教育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是切实可行的。 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它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但是人们对于教师应该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认识并不一致,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观念,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有人认为学校有教学、管理、后勤三支队伍各司其职,教师的任务是教学,而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政工人员和管理干部的事。这种思想认识是片面的,虽然一个学校的全体教职工根据分工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但他们都是为着实现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总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说,三支队伍分工不同,工作各有侧重,但育人的任务则是共同的。只有通过教学人员的教书育人、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后勤人员的服务育人,才能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系统。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仅是由政工人员和管理干部来做,则力量就显得非常单薄。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或者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闻不问,或者只是向校领导、班主任反映了就算完事,这样就难免会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及时,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或者会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白点”、“真空带”,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另有一些人也承认教学具有教育性,但认为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本身就是育人,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达到了育人的目的。这种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可以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也是错误的。如前所述,教学具有教育性,文化科学知识能够改变人、造就人,这是客观事实,但这只能作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并不等于说只要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人对国家法律研究得很深透,但他是为了钻法律的空子,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有人掌握了现代高科技却用来进行智力犯罪活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应该不忘我们的办学宗旨,充分认识到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合理安排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 有人担心强调了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影响教学进度,降低教学的质量,会把专业课上成政治课,笔者认为这种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应该包括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额外负担;其次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安排的。脱离教学内容,硬是穿衣戴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是空洞乏味的,教师感到很不自然,学生也不会入耳入脑。如果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很自然地插入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要安排得自然、科学、合理,不仅不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和质量,还会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比从单纯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满堂灌”情况下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