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党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保证我们党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和战略决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但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形势下都有面临着如何发扬光大和得到更好发挥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适应新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进和创新。 一、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的客观依据与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出现了以经济结构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使人们的竞争观念、利益观念、法制观念等不断加强;随着经济改革的进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人们的自主意识、自立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呈现出开放的特点,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其一,开放使中国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了,在全球化的热潮下,特别是加入WTO在即,将使我国的开放度扩大。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如何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思想文化的问题迫切地摆在眼前。其二,国内改革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西部对东部、南部也呈现出开放的特点。东部、南部与西部在人、财、物必然出现大协作、大流动、大融合的局面。其三,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传媒,使世界更进一步处于开放状态。知识经济、网络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互联网日益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人群,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构成复杂化。新的社会人群主要包括有:农村流向城市的打工者、下岗人员和失业职工、高收入群体、企业销售人员、私营企业主、娱乐从业人员、社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股民和网民。这些人群的存在和社会实践,他们的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生活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社会联系有许多特点,并且成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点和“白区”。由此,如何了解和分析变化的客观环境及其在变化环境中的人的思想,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进和创新的客观依据。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思想施加影响的实践活动。而人的思想从来都与人的本质、需要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的需要,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不能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6页)因此,着眼于新形势下人及其思想的研究,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首先具有自然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页)“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其次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性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例如吃、喝、性行为对于人类来说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如果脱离了人的其他社会属性,那么,它们就成了动物的机能。个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其三,是人的实践性。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不是靠单纯的意识活动,而主要是靠人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即实践,是劳动实践使人在“他创造的世界是直观自身”。 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从人的需要出发考察人类活动的动因。马克思把需要划分为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大类。把人的需要又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等若干方面。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必需要有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由此看到,物质需要是人与生存的本性,是生存的第一条件。当然,人在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的社会性便渐渐产生。社会关系一经产生,并非只是简单地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以国家、组织、制度、规范等强制形式制约着个人,在这样具体的环境下,从事满足需要的活动。所以,社会结构对人的现实需要有巨大的制约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考察人的物质需要,而且这种考察必须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同现实的生产力状况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