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8)06-0079-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P3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和深刻理论创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世纪新阶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石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由一系列价值观念及其结构性存在便组成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并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在我国现阶段,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为核心,是由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价值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为核心。同时,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P98)“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P292)以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为领导的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保障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总是要利用其统治地位的优势,依靠国家的力量,大力倡导代表本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系,以确保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并发挥其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德国工人阶级的杰出领袖奥古斯特·倍倍尔在19世纪末说过:“目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种种丑恶现象,目睹宗教唯灵论和金钱拜物教对群众的腐蚀,我国痛心疾首。我们多么渴望有朝一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逐步地、全面地、系统地实现我们的思想道德信念和核心价值!”以倍倍尔为代表的德国共产党人追求的这一目标,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了现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以开拓的勇气和魄力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团结和引领社会全体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的科学预测和理论构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有一个与其根本性制度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P22)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紧密联系本国国情科学地论述、把它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并在全社会加以倡导,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首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事实证明,无论哪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这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该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点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上的旗帜。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坚定不移、不可动摇的。它为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为形成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朝着共同目标前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联结各民族、各阶层、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展提供了坚固的精神纽带。